[发明专利]一种钇掺杂纳米氮化铝粉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9484.7 | 申请日: | 201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2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焕平;杨清华;徐时清;邓德刚;赵士龙;华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B21/072 | 分类号: | C01B21/072;C04B35/582;C04B35/626;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韩介梅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的钇掺杂纳米氮化铝粉体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将铝源、碳源及钇源溶解于溶剂中,然后与柠檬酸的乙二醇溶液混合;将上述混合溶液在125~135℃保温2~4小时,继续升温到180~220℃保温2~4小时后,将得到的物质在800~1200℃真空或氮气下煅烧,冷却后研磨,再在1450~1550℃进行碳热还原反应,即得钇掺杂纳米氮化铝粉体。本发明利用柠檬酸的络合作用以及乙二醇的空间位阻作用,使铝、钇离子均匀分布在碳源中,最终得到粒径细小、组分均匀的钇掺杂纳米氮化铝粉体;本发明产物能有效降低氮化铝陶瓷的烧结温度、提高其热导率,在电子基板、功率器件上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纳米 氮化 铝粉体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钇掺杂纳米氮化铝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将铝源溶解于溶剂中,形成0.4~2.0 mol/L的铝源溶液;(2) 将钇源溶解于溶剂中,形成0.4~2.0 mol/L的钇源溶液;(3) 按钇元素与铝元素的摩尔比为0.5:100~5:100,将上述溶液(1)与溶液(2)混合,形成铝源与钇源的混合溶液;(4) 将柠檬酸溶解于乙二醇中,柠檬酸与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4~1:8;(5) 按柠檬酸与铝元素的摩尔比1:1~4:1,将上述溶液(3)与溶液(4)混合,并搅拌均匀;(6) 将碳源溶解于溶剂中,形成0.4~2.0 mol/L的碳源溶液;(7) 按碳元素与铝元素的摩尔比为2:1~10:1,将上述溶液(6)加入到溶液(5)中,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升温到125~135 ℃保温2~4小时,继续升温到180~220 ℃保温2~4小时,得到蓬松的棕黑色物质;(8) 将上述蓬松的棕黑色物质在800~1200 ℃的真空或氮气气氛下煅烧,获得均匀混合的Al2O3、C和Y2O3;冷却后研磨,再放入坩埚中置于流动的氮气氛围下,在1450~1550 ℃保温1~5小时,得到灰黑色粉体;(9) 将上述灰黑色粉体置于700~800 ℃的空气中保温1~4小时进行脱碳,得到钇掺杂纳米氮化铝粉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4948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制剂
- 下一篇:控制设备、成像系统、控制方法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