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生双足水上行走机器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8967.2 | 申请日: | 201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3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徐林森;徐峰;李冰;施云高;胡晓娟;吴益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3H19/00 | 分类号: | B63H19/00;B63B38/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朱小杰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双足水上行走机器人。其行走机构为设在支撑体两侧的曲柄连杆机构,由驱动电机驱动,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第一连杆与支撑体后部转动连接,第二连与第一连杆一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与第二连杆一端转动连接,第四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杆一端和第一连杆转动连接,第五连杆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耦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转动连接;其平衡装置为陀螺仪,位于支撑体后部。本发明主要模拟蛇怪蜥蜴水上行走各关节轨迹,实现双足机器人在水上稳定行走,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控制灵活等特点,在环境检测、军事侦查、水中污染物和有毒元素检测、湿地探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用途。 | ||
搜索关键词: | 仿生 水上 行走 机器人 | ||
【主权项】:
一种仿生双足水上行走机器人包括支撑体(3)、行走机构、平衡装置(4)和用来驱动行走机构的固定在支撑体上的驱动电机(2),其特征在于:上述行走机构为设在支撑体两侧的曲柄连杆机构(1),曲柄连杆机构(1)包括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第三连杆(13)、第四连杆(14)、和第五连杆(15),第一连杆与支撑体后部转动连接,第二连与第一连杆一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与第二连杆一端转动连接,第四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杆一端和第一连杆转动连接,第五连杆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耦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转动连接;上述平衡装置为陀螺仪(4),位于支撑体后部,包括陀螺仪支架(41)和陀螺仪转子(42),转子下端设有齿轮(43),与陀螺仪支架传动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0896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