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生物共栖培养发酵生产河豚毒素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9711.X | 申请日: | 201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9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余勃;马春燕;陆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39/00 | 分类号: | C12P39/00;C12P17/18;C12R1/425;C12R1/07;C12R1/145;C12R1/38;C12R1/04;C12R1/01;C12R1/85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微生物共栖培养发酵生产河豚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从野生河豚各含毒组织中分离的微生物菌株用无菌蒸馏水制备成菌悬液,混合各菌悬液接种到同一液体培养基中进行种子液培养1-3天;将种子液以5-10%的接种量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培养,2-7天;其中所述的液体培养基按质量百分比的组成为:酵母膏0.1-0.5%,牛肉膏0.1-0.5%,蛋白胨0.1-0.5%,葡萄糖0.5-2%,蔗糖0-1%,余量为海水,pH6.5-7.2;其中所述的种子液及发酵培养条件为:24-30℃,150-200rpm。本发明可以更好的模拟河豚体内产毒微生物所处的微生态环境,有利与产毒微生物在体外培养的适应性,最终有利于产毒微生物的生长和产毒,解决了当前微生物发酵产河豚毒素产量普遍较低的瓶颈。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共栖 培养 发酵 生产 河豚毒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微生物共栖培养发酵生产河豚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从野生河豚各含毒组织中分离的微生物菌株用无菌蒸馏水制备成菌悬液,混合各菌悬液接种到同一液体培养基中进行种子液培养1‑3天;2)将种子液以5‑10%的接种量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培养,2‑7天;所述的液体培养基按质量百分比的组成为:酵母膏0.1‑0.5%,牛肉膏0.1‑0.5%,蛋白胨0.1‑0.5%,葡萄糖0.5‑2%,蔗糖0‑1%,余量为海水,pH6.5‑7.2;所述的种子液及发酵培养条件为:24‑30℃,150‑200rpm;3)分离纯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9971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卷提升机位置检测器
- 下一篇:弹簧自动计数整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