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反馈式太赫兹行波管振荡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2800.3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1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自成;赵建东;李海强;徐安玉;董芳;刘韦;黄明光;郝保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23/16 | 分类号: | H01J23/16;H01J23/4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反馈式太赫兹行波管振荡器,涉及太赫兹电磁波源技术,以行波管为基础,引入反馈机制构成振荡器。结构与现有行波管差别在于:1.在其输入端口增加一个调谐装置,该装置为一个可变短路器;2.以特殊方法设计输出端口,使其在工作频带内具有一定的反射,该反射系数为0.2左右。本发明的振荡器,在结构内部引入一个电磁波的反馈回路,在电磁波经反馈回路的相移为2π的整数倍,且慢波结构提供足够增益的条件下,器件发生振荡,输出一个或几个特定频率的电磁波。由于调谐装置可以通过机械调谐等方法在反馈回路中引入相移变化,起振电磁波的频率将会跟着变化以满足反馈回路总相移为2π的整数倍的条件,从而实现可调谐特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馈 赫兹 行波 振荡器 | ||
【主权项】:
一种内反馈式太赫兹行波管振荡器,其特征在于,以行波管为基础,引入反馈机制;包括:(1)取消在行波管中的衰减器和夹断结构;(2)在其输入端口增加一个调谐装置;(3)在慢波结构输出口,引入具有一定反射的反射结构,使该处在工作频带内具有一定的反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8280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