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双荧光标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67083.7 | 申请日: | 2011-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3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 发明(设计)人: | 韩家淮;韩守法;李柱;吴淑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G01N21/64;B82Y15/00;B82Y20/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双荧光标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它是由含有分子内酰胺环的罗丹明6G和异硫氰酸荧光素共同负载在二氧化硅上形成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本发明还公开了具有双荧光标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以及作为检测细胞溶酶体内pH值的应用。本发明利用含有碱敏感的FITC荧光分子和酸敏感的罗丹明-内酰胺分子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通过比率法进行检测溶酶体的pH,在囊胞性纤维症、哮喘等疾病的早期诊断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荧光 标记 二氧化硅 纳米 颗粒 | ||
【主权项】:
具有双荧光标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含有分子内酰胺环的罗丹明6G和异硫氰酸荧光素共同负载在二氧化硅上形成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6708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锤
- 下一篇:用于拆卸反渗透耐压膜壳端盖的专用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