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玫瑰海棠试管花的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7710.3 | 申请日: | 201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7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曦予;李宗菊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1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玫瑰海棠试管花的培养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及试管开花技术领域。其特征是,以玫瑰海棠的成熟叶片作主要外植体,通过外植体消毒处理、丛生芽诱导、小苗生长与增殖、试管内成花培养等途径,成功地增育出了小型精巧、花色丰富、形态多样,具有特殊观赏价值的试管花。本发明操作简单,实验周期短,生产成本低,所生产的试管花,与传统栽培模式相比,花期可随意调控,不受季节影响,且节约了能源及场地,它对于美化生活和工作环境,调节花期淡季,增加观赏花的新品种、新形式,探索开花机理等将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玫瑰海棠因其在花色、花姿、花型及花期等上占有突出优势,很适合开发精品试管花,提高其观赏特性,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玫瑰 海棠 试管 培养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玫瑰海棠试管花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玫瑰海棠叶片形成丛生芽的快速繁殖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其试管苗进行花芽诱导,它包括下列步骤:(1)材料的选择:选取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玫瑰海棠叶片;(2)外植体灭菌处理:先从供试的玫瑰海棠植株上用剪刀剪下幼嫩的叶片,用自来水洗去泥沙后,水中加入洗洁精,再反复冲洗干净,于无菌条件下用75%的酒精浸泡50‑80s,然后置于0.1%升汞溶液中消毒8‑15min,最后用无菌水反复漂洗6‑8次,用灭过菌的滤纸吸干表面水分;(3)丛芽的诱导:将消毒后的叶片切成约1‑2cm2的小方块,轻轻嵌入诱导培养基表面,培养基为MS培养基,补充6‑苄基氨基嘌呤(6‑BA)0.5~1.0mg/L,吲哚乙酸(IAA)1.5~2.0mg/L,PH值为5.8~6.0,10~12天时,叶表面细胞渐膨大,但不长愈伤组织,19~22天时在叶表面上零星地冒出几个绿色小芽点,至33~36天开始长出许多丛芽,培养条件为温度20‑23℃,光照强度1500‑2500Lux,光照时间5~8h/天;(4)增殖培养:将从叶外植体得到的丛芽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进行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培养基,补充6‑BA1.0~1.5mg/L,吲哚丁酸(IBA)0.2~0.5mg/L,PH值为5.8~6.0,23~26天,已长成3‑4cm的小苗,并从苗基部又长出许多的小苗来,苗叶片浓绿、生长健壮,增殖倍数为9‑12倍,培养条件为温度20‑23℃,光照强度2000‑2500Lux,光照时间10~12h/天;(5)试管内成花培养:待增殖培养基中的小苗,长至3‑4cm高,带4‑5片小叶时,轻轻取出,将其从基部剪切,置于成花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基为MS培养基,补充6‑BA0.01~0.03mg/L,IAA0.1~0.2mg/L,多效唑(MET)0.1~0.3mg/L, PH值为5.8~6.0,培养2周时更换一次新鲜培养基,24~27天,顶芽分化出花蕾,33~36天花芽开放,侧芽陆续分化出花蕾,每苗出花1‑3朵,花朵外观、色泽正常,成花率为70~75%,培养条件为温度20‑23℃,光照强度2000‑2500Lux,光照时间10~12h/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曦予;李宗菊,未经张曦予;李宗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4771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