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芳砜纶纱线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90249.2 | 申请日: | 2011-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4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薛文良;魏孟媛;程隆棣;钱竞芳;张瑞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H13/30 | 分类号: | D01H13/30;D01H13/28;D01H1/02;D02G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砜纶纱线的加工方法,包括:在前罗拉(3)后加装给湿装置(7)对纱线(5)进行给湿处理,0.5~1MPa高压水通过给湿装置(7)外部的入口(9)进入后在内壁上0.05~0.2mm的喷孔(10)处形成水雾,作用于通过的纱线(5);在导纱钩(4)正上方120~130mm处加装导纱器(4’),在导纱钩(4)和导纱器(4’)之间加装加热装置(8)对纱线(5)进行加热处理。本发明的加工方法只需将传统环锭纺设备加装给湿装置和加热装置,操作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本发明获得芳砜纶纱线既克服了传统芳砜纶纱线容易产生“小辫子”的缺点,又能够改善后道芳砜纶纤维产品的布面匀整性,提高最终产品的附加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芳砜纶 纱线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芳砜纶纱线的加工方法,包括:在前罗拉(3)后加装给湿装置(7)对纱线(5)进行给湿处理,0.5~1MPa高压水通过给湿装置(7)外部的入口(9)进入后在内壁上0.05~0.2mm的喷孔(10)处形成水雾,作用于通过的纱线(5);在导纱钩(4)正上方120~130mm处加装导纱器(4’),在导纱钩(4)和导纱器(4’)之间加装加热装置(8)对纱线(5)进行加热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9024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