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对行波测距装置的技术性能进行检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2652.8 | 申请日: | 201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5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甄威;陈卫;黄震;刘明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1007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于对行波测距装置的技术性能进行检测的方法,建立模拟被试电流互感器的行波传变特性的传递函数H(s);采用宽带电流源在50Hz-200kHz范围内的若干频率下重复试验获得被试电流互感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并按照H(s)特定关系式配置参数值,使H(s)在所配置频带范围内具有与被试电流互感器相同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再建立输电线路故障行波传播全过程仿真系统,在仿真系统中用传递函数H1(s)和H2(s)分别代替输电线路首、末端的两个电流互感器,通过运行仿真系统获得行波试验数据文件,再由高速行波源将行波试验数据文件还原为模拟量行波信号并注入行波测距装置,完成对行波测距装置的性能试验。本发明解决了输出线路故障电流行波传播全过程仿真的关键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行波 测距 装置 技术 性能 进行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对行波测距装置的技术性能进行检测的方法,其特征是:用于模拟被试电流互感器的行波传变特性的传递函数H(s)的建立步骤如下:a1)被试电流互感器的原边绕组连接宽带电流源,宽带电流源的频率范围为50Hz-200KHz输出电流不小于10A,被试电流互感器的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位置上均设置有高频探头,两个高频探头的信号输出端分别接至双通道示波器的信号输入端,用以测量被试电流互感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b1)利用宽带电流源向被试电流互感器原边注入频率为50Hz的试验电流,读取原边绕组电流i1、副边绕组电流i2的峰值,获得试验频率f下被试电流互感器变比kCT(f)及i2超前i1的角度θCT(f):k CT ( f ) = i 2 _ p ( f ) i 1 _ p ( f ) ]]>
式中,f:试验电流的频率,单位:Hz;kCT(f):试验电流频率为f时,电流互感器原副边电流幅值比;i1_p:试验频率为f时,电流互感器原边电流峰值,单位:安培;i2_p:试验频率为f时,电流互感器副边电流峰值,单位:安培;T1:试验频率为f时,原边电流过零点时刻,单位:秒;T2:试验频率为f时,副边电流过零点时刻,单位:秒;T(f):频率为f的电流信号的周期时间,单位:秒;c1)、在100Hz、200Hz、500Hz、1.0kHz、2.0kHz、5.0kHz、10.0kHz、20.0kHz、50.0kH、100.0kHz和200.0kHz频率下重复步骤b1的试验过程,获得实际电流互感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d1)、按照下式结构配置传递函数H(s)的参数值ki、T1、T2、T3、T4,使H(s)在所研究频带范围内具有与被试电流互感器相同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则将H(s)应用于电磁暂态仿真方法,以模拟被试电流互感器的行波传变特性,H ( s ) = k i * 1 + s * T 1 1 + s * T 2 * 1 + s * T 3 1 + s * T 4 ; ]]> 2)建立采用电磁暂态仿真方法的输电线路故障行波传播全过程仿真系统:在输电线路故障行波传播的仿真系统中,用传递函数H1(s)和变比为1∶1的理想电流互感器LH10代替输电线路L1首端电流互感器LH1,用传递函数H2(s)和变比为1∶1的另一理想电流互感器LH20代替输电电路L1末端电流互感器LH2,且首端行波测距装置和末端行波测距装置分别由其对应的等值负荷代替;输电线路L1首端的电流行波经理想电流互感器LH10和传递函数H1(s)变换后再经二次电缆接至线路首端行波测距装置的等值负荷;输电线路L1末端的电流行波经另一理想电流互感器LH20和传递函数H2(s)变换后再经另一二次电缆接至线路末端行波测距装置的等值负荷;3)、建立行波试验系统:一个高速行波源的输出端和输电线路首端行波测距装置连接;另一个高速行波源的输出端和输电线路末端行波测距装置连接;4)、运行步骤2的仿真系统获得行波试验数据文件;再将行波数据文件下载到高速行波源,高速行波源将行波试验数据文件的数字化行波信号还原为模拟量行波信号,并将该信号注入行波测距装置,完成对行波测距装置的性能试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4265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后向学习的动态多属性服务选择方法
- 下一篇:一种振动模态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