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磁共振堤坝渗漏隐患探测仪及探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39905.6 | 申请日: | 2011-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3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段清明;蒋川东;林君;李姗姗;易晓峰;田宝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3/04 | 分类号: | G01M3/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立文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磁共振堤坝渗漏隐患探测仪及探测方法。由计算机经通讯控制器连接发射控制器和接收控制器,发射控制器经发射电路、大功率电源与发射桥路连接,接收控制器与第N采集单元连接,第一采集单元~第N采集单元串联连接,并与其相对应的第一接收线圈~第N接收线圈连接。在坝顶铺设多匝的长方形发射线圈,用接收线圈进行接收,接收线圈中采集到核磁共振响应信号即可证明堤坝存在渗漏,数据处理后绘制堤坝含水图确定渗漏位置。利用核磁共振探测坝渗漏隐患,直接测量堤坝内部水含量,更精准的确定坝渗漏位置;最大限度的减少在检测中队堤坝的破坏,不增加新的安全隐患;整个测试完全在坝顶进行,便于检测操作。 | ||
搜索关键词: | 核磁共振 堤坝 渗漏 隐患 探测仪 探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核磁共振堤坝渗漏隐患探测仪,其特征在于,计算机(1)经过串口线或网线与通讯控制器连接(2),通讯控制器(2)分别与发射控制器(3)、接收控制器(4)连接,发射控制器(3)经发射电路(5)、大功率电源(6)与发射桥路(7)连接,发射电路(5)与发射桥路(7)连接,配谐电容(8)经发射桥路(7)与发射线圈(9)连接,接收控制器(4)与第N采集单元连接,第一采集单元~第N采集单元串联连接,第一采集单元~第N采集单元与其相对应的第一接收线圈~第N接收线圈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3990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