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EL显示面板、EL显示装置及EL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3324.0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1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钟之江有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H01L27/32;H01L51/50;H05B3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周春燕;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EL显示面板(1)具备有机EL元件(10)和对有机EL元件(10)的发光进行控制的薄膜半导体部。有机EL元件包括下部电极(12)、有机发光层(13)及上部电极(14)。薄膜半导体部包括基板(300)、第1栅电极(310G)、栅极绝缘膜(330)、第1半导体层(311)、第1源电极(310S)、与第1源电极(310S)形成于相同的层的第2漏电极(320D)、与第2漏电极同层且电连接的第1电源布线(23A)及形成为覆盖第1源电极和第2漏电极的第1层间绝缘膜(340)。进而,具备:配置于第1层间绝缘膜上且与第1栅电极连接的栅极布线(21)、与栅极布线同层且与第1电源布线连接的第2电源布线(23B)及与第2电源布线同层且与上部电极连接的辅助布线(25)。 | ||
搜索关键词: | el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EL显示面板,其具备EL部和对所述EL部的发光进行控制的薄膜半导体部,所述EL部包含阳极电极、阴极电极和介于所述阳极电极与所述阴极电极之间的发光层;所述薄膜半导体部包含:基板;栅电极,其形成于所述基板上;栅极绝缘膜,其覆盖所述栅电极而形成于所述基板上;半导体层,其形成在所述栅极绝缘膜上所述栅电极的上方;第1电极,其形成于所述半导体层的上方;第2电极,其形成于与所述第1电极相同的层;第1电源布线,其与所述第2电极电连接,形成于与所述第2电极相同的层;第1层间绝缘膜,其覆盖所述第1电极及所述第2电极而形成于所述栅极绝缘膜的上方;栅极布线,其形成于与形成有所述栅电极的层不同的层即所述第1层间绝缘膜上,配置为与所述第1电源布线交叉;第2电源布线,其与所述栅极布线形成于相同的层并且与所述栅极布线并行地配置;以及辅助布线,其与所述第2电源布线形成于相同的层并且与所述第2电源布线并行地配置;所述栅电极与所述栅极布线经由第1导电部电连接,所述第1导电部设置为贯通所述栅极绝缘膜及所述第1层间绝缘膜;所述第1电源布线与所述第2电源布线经由第2导电部电连接,所述第2导电部设置为贯通所述第1层间绝缘膜;所述辅助布线与所述阴极电极电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8000332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点登录的离线验证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手性化合物的制备及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