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炉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11632.9 | 申请日: | 201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2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健 |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A47J27/00;A47J36/24 |
| 代理公司: | 邯郸市久天专利事务所 13117 | 代理人: | 薛建铎 |
| 地址: | 056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电磁炉,由底盘和电磁搅拌锅组成,底盘由外壳体、锅座、锅托、后固定支架、前活动支架、齿轮、支撑轮、电机和减速器构成;电磁搅拌锅由铝合金外壳、铜齿圈、锅斗、加热线圈Ⅰ、线圈外套Ⅰ、隔离架Ⅰ、温度探头Ⅰ、线圈接点Ⅰ、不锈钢锅和锅盖构成;电磁搅拌锅坐在底盘的锅座上,锅座上部的四个环形触点分别与温度探头Ⅰ的两个触点以及两个线圈接点Ⅰ电接触;当电磁搅拌锅坐在底盘的锅座上并倾倒在锅托上时,前活动支架向前弯折在锅托内,并与锅托凹槽面相切,齿轮与铜齿圈相啮合。其优点为,该电磁炉既能够自动煮饭,又能够自动旋转炒菜,快捷、省电;其炒出的菜品营养、味道、观感俱佳;且人们在做饭过程中,无须长时间停留在厨房环境内。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炉 | ||
【主权项】:
一种电磁炉,由底盘和电磁搅拌锅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底盘由外壳体(20)、锅座(11)、锅托(21)、后固定支架(15)、前活动支架(14)、齿轮(12)、支撑轮(13)、电机(16)和减速器(17)构成,锅座(11)置于外壳体(20)后部平板上的中间位置,锅座(11)由四个弹性触点和四个同心设置的环形触点构成,四个环形触点通过耐热绝缘材料连接为一个整体,四个弹性触点的上端分别与四个环形触点电连接,四个弹性触点的下端分别与装在外壳体(20)后部平板内的控制电路板电接触,外壳体(20)的中部斜面上设有下凹的锅托(21),在锅座(11)的后方外壳体(20)的后部平板上设有后固定支架(15),在锅托(21)凹槽的下部设有前活动支架(14),齿轮(12)和支撑轮(13)分别设置在锅托(21)凹槽的上部左侧和右侧位置,电机(16)和减速器(17)安装在外壳体(20)内的前部位置,电机(16)的主轴与减速器(17)的输入轴通过皮带或者链条相连接,减速器(17)的输出轴与设置在锅托(21)凹槽上部左侧位置的齿轮(12)相连接,外壳体(20)前部的斜面面板上设有若干控制按钮(22),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电源线从外壳体(20)后部平板的后面伸出到外壳体(20)外;所述的电磁搅拌锅由铝合金外壳(1)、铜齿圈(2)、锅斗(3)、加热线圈Ⅰ(5)、线圈外套Ⅰ(4)、隔离架Ⅰ(6)、温度探头Ⅰ、线圈接点Ⅰ(7)、不锈钢锅(9)和锅盖(19)构成,铝合金外壳(1)的上部外周面上围有铜齿圈(2),锅斗(3)设置在铝合金外壳(1)的底部,加热线圈Ⅰ(5)置于若干线圈外套Ⅰ(4)与若干隔离架Ⅰ(6)之间构成筐形加热体,温度探头Ⅰ安装在筐形加热体的底部,两个线圈接点Ⅰ(7)位于筐形加热体的底部,并分别与加热线圈Ⅰ(5)的正、负极电连接,不锈钢锅(9)的底部有一条由外向内凹进去的月牙型凹槽(10),不锈钢锅(9)装于铝合金外壳(1)内,筐形加热体置于铝合金外壳(1)与不锈钢锅(9)之间的空隙内,筐形加热体底部的温度探头Ⅰ的两个触点(8)以及两个线圈接点Ⅰ(7)从锅斗(3)底部的孔中伸出,锅盖(19)卡扣在不锈钢锅(9)的上端口处;所述的电磁搅拌锅坐在底盘的锅座(11)上,锅座(11)上部的四个环形触点分别与温度探头Ⅰ的两个触点(8)以及两个线圈接点Ⅰ(7)电接触;当电磁搅拌锅竖直坐在底盘的锅座(11)上时,前活动支架(14)与后固定支架(15)一起固定支撑电磁搅拌锅;当电磁搅拌锅坐在底盘的锅座(11)上并倾倒在锅托(21)上时,前活动支架(14)向前弯折在锅托(21)内,并与锅托(21)凹槽面相切,齿轮(12)与铜齿圈(2)相啮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健,未经李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61163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