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灰效果好的飞灰残碳量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34262.3 | 申请日: | 201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8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恒山;李亚军;章小祥;杨瑾;高庆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宇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灰效果好的飞灰残碳量检测装置,包括测量单元,在测量单元内设有排灰装置,排灰装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上设有支板,支板上设有轴支套,轴支套内腔设有排灰管,排灰管一端连接有刷头,排灰管另一端与真空发生器连接,排灰管中部设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驱动齿轮与排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排灰电机设置在支板上;所述刷头外侧设有压套,压套与轴支套连接。该飞灰残碳量测量设备的排灰装置采用正反向电机带动刷头的正反向转动;通过真空发生器在刷头波扫灰样的同时,利用真空吸力将灰样吸出,大大提高了测量设备的排灰效果,保证了测量设备的检测精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效果 飞灰残碳量 检测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排灰效果好的飞灰残碳量检测装置,包括取样单元(1)、测量单元(2)和控制单元(3),取样单元(1)通过收灰管(8)与测量单元(2)内的收灰装置(7)连接;在测量单元(2)内部,转位装置(12)上沿圆周方向均布四个坩埚(11),收灰装置(7)、灼烧装置(9)、和排灰装置(10)分别位于坩埚(11)的正上方,称重装置(14)位于坩埚(11)的正下方,升降装置(13)上设有顶杆,收灰装置(7)、排灰装置(10)、转位装置(12)、升降装置(13)和称重装置(14)均与电气装置(15)连接,灼烧装置(9)与温控器连接(16)连接;测量单元(2)通过电气装置(15)与控制单元(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灰装置(10)包括立柱(29),所述立柱(29)上设有支板(23),支板(23)上设有轴支套(24),轴支套(24)内腔设有排灰管(25),排灰管(25)一端连接有刷头(28),排灰管(25)另一端与真空发生器(33)连接,排灰管(25)中部设有从动齿轮(22),从动齿轮(22)与驱动齿轮(32)啮合,驱动齿轮(32)与排灰电机(30)的输出轴连接,排灰电机(30)设置在支板(23)上;所述刷头(28)外侧设有压套(27),压套(27)与轴支套(24)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宇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宇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53426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