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层道式孵化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32766.1 | 申请日: | 201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4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诗华;周双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诗华 |
主分类号: | A01K41/02 | 分类号: | A01K41/02;A01K4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4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层道式孵化机,包括上半期孵化区和下半期孵化出雏区,双电脑智能自控温湿度、进排气、热循环、翻蛋报警、蛋车移位、绒毛吸收与空气净化等系统。根据禽胚变化的生理特征及物体和空间内热运动传导原理,该机采用独特的结构和装备,恰好使各区域所创条件能相应满足其在各阶段的生理需求,并可有效地实现后期蛋余热(包括出雏热)的循环利用。翻蛋角度达150度,更利于胚体合拢、养分吸收和废气排放,且孵化出雏热能互补、气流分开,避免了交叉污染。同等条件下,其效率较国内外孵化机具突破性提高,每蛋位能耗仅为192型箱体机的五分之一,能耗和占地面积比巷道机还可节约三成。该机为单相供电,可水电两用,便于操作、维护和消毒,大小规模实用。 | ||
搜索关键词: | 层道式 孵化 | ||
【主权项】:
一种层道式孵化机包括:孵化盘(1)、出雏盘(5)、水冷加湿装置(8)、蛋架车(16)、出雏车(28)、上孵化区(81)、下孵化出雏区(80)、主控制区(85)、副控制区(79)、在机体前后壁开大门(46)和小门(47),其特征在于:用包塑的金属丝(2)插入由木或塑胶或其它复合材料(3)连接制成孵化盘(1),孵化盘(1)的两侧留有间隙(4),用金属丝(6)与金属条(7)连接制成出雏盘(5),用金属或塑胶材料(11)制成金属或塑胶框,框的两端连金属或塑胶齿条(14)、框的上端设分流管(13),分流管(13)的下方设渗透材料(12),渗透材料(12)下方连湿帘网(15),湿帘网(15)的下端设水槽(9),框的侧面设冷却水管(10),这些共同组成水冷加湿装置(8),由圆盘(17)连支架条(18),支架条(18)连外轴(21),再连蛋盘角轨(19)共同组成蛋架车(16),蛋架车(16)上的蛋盘角轨(19)分别组成蛋盘槽(22),蛋盘槽(22)间隙内设冷却水管(90),蛋架车(16)上外轴(21)的两端内装活动套环(25),活动套环(25)套内轴(20),内轴(20)的两端连轴母(26),轴母(26)上插滑动轴(24),滑动轴(24)上套滚动套(27),蛋架车(16)的两端又设固定栓(23),出雏车(28)的底部设车轮(30),内部设多层通风管(31),通风管(31)与角槽支架连成蛋盘槽(29),出雏车(28)中部的左上方设排气口(39),左下方设进气口(40),中部的腰上设风扇(34),风扇(34)连风扇轴(37),风扇轴(37)连法兰(38),法兰(38)再同心咬合连皮带轮(65)上的法兰轴(61),风扇(34)的两边设加热管(32)和金属水管(35),风扇(34)的下部设加湿器(33),侧面设加湿帘(36),机体的前后壁设大门(46)和小门(47),机前壁的左上角设主控制箱(48),机右壁的上方设孵化区进气门(43),机右壁的下方设储备室和门(49),机体后壁的右下端设动力马达(63),机后壁的右大门(46)内设金属支架(62),金丝支架(62)连固紧镙丝(60),金属支架(62)的中心连法兰轴(61),法兰轴(61)的内端连法兰(38),法兰轴(61)的外端套皮带轮(65),皮带轮(65)套皮带(64)与动力马达(63)相连,机后壁的上端与机顶壁设左右 升降车(50、52),升降车(50、52)上各设大齿轮(55),大齿轮(55)连接吊轴吊绳(51、53),大齿(55)再咬合小齿轮(54),小齿轮(54)的轴周围设保险圈(59),轴端连摇把套(57),摇把套(57)上插专用摇把(56),专用摇把(56)上又设保险栓(58),机左壁下方设出雏区进气口(40),机顶壁上设出雏区排气管(41),机顶壁的两端设控制区防护盖(87),机内中部设固定隔板(77)、左活动隔板(78)和右活动隔板(72),设固定隔板(77)、左活动隔板(78)和右活动隔板(72)的上方为上孵化区(81),上孵化区(81)内可装1‑16辆蛋架车(16),设固定隔板(77)、左活动隔板(78)和右活动隔板(72)的下方为下孵化出雏区(80),下孵化出雏区(80)内可装1‑16辆蛋架车(16)和出雏车(28),下孵化区出雏车(80)的左边设出雏区,可装出雏车(28)出雏,也可装蛋架车(16)孵化,出雏区底部设2‑4条轨道(68),下孵化出雏区(80)前后两边设轨道(66)、活动轨道(67)和固紧栓(89),下孵化出雏区(80)的中间设主水冷加湿装置(8),主水冷加湿装置(8)的两端齿条(14)连升降齿轮(70),升降齿轮(70)连蜗杆蜗轮(69),固定隔板(77)的下面于下孵化出雏区(80)中部的上方设冷却水管(91),下孵化出雏区(80)的右边再设一固定的副水冷加湿装置(8),上孵化区(81)前后两边同样设轨道(66)和固紧栓(89),机内左端的腰部设主加热管(83)和蒸汽热水管(84),机内左端的下部再设一连杆轴套绞绳(82),机内左端的上部设主控制区(85),机内右端腰部设副加热管(74),副加热管(74)的上方设风机(73),风机(73)的上方设连杆轴套绞绳(71),风机(73)的侧上方设孵化区进气口(43),机右端的上方设副控制区(79),机内右端的后面设翻蛋蜗杆(75)咬合上下翻蛋蜗轮(76),上下翻蛋蜗轮(76)连上下翻蛋连杆(88),上下翻蛋连杆(88)再连上孵化区(81)和下孵化出雏区(80)内各蛋架车(16)上的固定栓(23),翻蛋蜗杆(75)再连接机右端上方副控制区(79)中的翻蛋动力(8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诗华,未经张诗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53276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