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火花加工深腔小孔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99132.6 | 申请日: | 2010-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5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郑燕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3H9/14 | 分类号: | B23H9/14;B23H7/36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71006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火花加工深腔小孔的装置,由电极(1)、堵头(2)、电极杆(3)、转接套(4)、冲液管(5)、绝缘热缩管(6)构成,电极杆(3)为空心金属管,靠近其前端的圆周面上有三处均布的出液方孔(31),出液方孔(31)的中心与电极杆(3)的前端端面距离3.5~4.0mm;自电极杆(3)前端起,外套一个绝缘热缩管(6),其前端侧壁开一处方孔(61),与正对电极(1)的一处出液方孔(31)位置匹配,大小一致。本实用新型技术与原冲液装置相比,冲液位置可始终冲向加工区域,改善放电加工冲液方向、位置及压力,使冲液压力达到接近稳定加工的临界压力范围,多孔位加工无需调整油管位置方向,且加工效率提高4倍。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火花 加工 小孔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电火花加工深腔小孔的装置,由电极(1)、堵头(2)、电极杆(3)、转接套(4)、冲液管(5)、绝缘热缩管(6)构成,其特征在于:电极(1)与堵头(2)以螺纹连接;堵头(2)嵌入电极杆(3)前端固定连接,连接电极(1)并阻止工作液从电极杆(3)前端喷出;电极杆(3)后端与转接套(4)以螺纹连接;冲液管(5)与转接套(4)连接;电极杆(3)为空心金属管,靠近其前端的圆周面上有三处均布的出液方孔(31),出液方孔(31)的中心与电极杆(3)的前端端面距离3.5~4.0mm;自电极杆(3)前端起,外套一个绝缘热缩管(6),避免电极杆(3)与工件发生放电,绝缘热缩管(6)的长度比电极杆(3)的长度小15~20mm,其前端侧壁开一处方孔(61),与正对电极(1)的一处出液方孔(31)位置匹配,大小一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29913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叶片的环保型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白铜眼镜架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