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高寿高效除尘分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71781.5 | 申请日: | 201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2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栾海峰;王银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4C9/00 | 分类号: | B04C9/00;B04C5/107;B04B7/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刘同恩 |
地址: | 15003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分离装置。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高温高尘废气的余热不能有效利用的问题。含尘烟气由初始速度按直线切向进入到筒体中,且经过各流道;含尘烟气中大小不同的粒径粉尘甩向各流道而失去运动惯性,粉尘纷纷下落坠入灰斗,完成第一级除尘,此时的烟尘约80~85%被捕集下来,但仍有极少部分微细的烟炱随气流带走,弃尘未尽的烟气由流道的排出口再由各个铸石旋风子上的蜗壳入口进入到铸石旋风子的内腔中进行第二级除尘,经二级除尘后的烟气变为洁净的气体后排向大气;至此,经第二级除尘后,其整体除尘装置最终除尘效率可达98%左右。本实用新型用于高温高尘废气的粉尘净化处理。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高寿 高效 除尘 分离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高温高寿高效除尘分离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筒体(2)、铸石衬板(3)、集灰筒(4)、环状外盖板(5)、内盖板(6)、排气室(7)、长支撑板(10)、灰斗(13)、卸灰阀(17)、两个长筋板(8)、两个短支撑板(11)、四个短筋板(9)和数个铸石旋风子(12),所述筒体(2)的横截面形状为阿基米德螺线形,且各螺线之间形成的流道(2 1)截面积由外向内逐渐减少,每圈筒体的内壁粘贴有铸石衬板(3),集灰筒(4)的横截面形状与筒体(2)的外圈筒壁相吻合,集灰筒(4)安装在支架(1)的上面,筒体(2)安装在集灰筒(4)的上端面上,两个长筋板(8)均设置在筒体(2)的内腔中,两个长筋板(8)以筒体(2)的轴向中心线(M M)对称设置,两个长筋板(8)将筒体(2)的内腔分为一个中间腔(2 2)和两个边腔(2 3),每个边腔(2 3)中设有两个短筋板(9),该两个短筋板(9)均与长筋板(8)垂直设置,且该两个短筋板(9)以筒体(2)的水平中心线(N N)对称设置,长支撑板(10)水平设置在筒体(2)的中间腔(2 2)的中部,每个边腔(2 3)中水平设有一个短支撑板(11),两个短支撑板(11)中的一个短支撑板(11)位于长支撑板(10)的下方,两个短支撑板(11)中的另一个短支撑板(11)位于长支撑板(10)的上方,长支撑板(10)上设有数个第一支撑孔(10 1),每个短支撑板(11)上设有数个第二支撑孔(11 1),每个第一支撑孔(10 1)和每个第二支撑孔(11 1)中均设置一个铸石旋风子(12),且每个铸石旋风子(12)上的蜗壳入口(12 1)朝向流道(2 1)的出口,环状外盖板(5)设置在筒体(2)的上端面上且位于各流道的上方,内盖板(6)设置在筒体(2)的上端面上且位于筒体(2)的内腔的上方,排气室(7)设置在筒体(2)的上方,每个铸石旋风子(12)的上端穿过内盖板(6)且位于排气室(7)中,灰斗(13)设置在筒体(2)的下面,卸灰阀(17)设置在灰斗(13)下端的出口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27178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通信接收组件的耦合夹具
- 下一篇:颚式破碎机可调式排矿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