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促进颗粒物相互作用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04951.4 | 申请日: | 201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0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米建春;杜诚;杨立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1/02 | 分类号: | B01D5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关畅 |
地址: | 10087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颗粒物相互作用的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筒状的外壳,所述外壳内沿来流方向通过耐磨板划分为若干通道,每一通道的进口为导流段,所述导流段的后方为混合段;每一所述导流段设置有一组导流叶片,每一所述导流叶片均具有呈流线形的导流面,且通过其上设置的控制轴连接在所述通道内;每一所述混合段设置有一组产涡叶片,每一所述产涡叶片均具有至少一个外凸或内凹的产涡曲面,且每一所述产涡叶片的一侧边缘均呈锯齿状,另一侧均通过其上设置的控制轴连接在所述通道内。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仅可以应用在粉粒体输运、搅拌过程的所有除尘工业中,而且也可用于空气污染控制过程中。 | ||
搜索关键词: | 促进 颗粒 相互作用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促进颗粒物相互作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筒状的外壳,所述外壳内沿来流方向通过耐磨板划分为若干通道,每一通道的进口为导流段,所述导流段的后方为混合段;每一所述导流段设置有一组导流叶片,每一所述导流叶片均具有呈流线形的导流面,且通过其上设置的控制轴连接在所述通道内;每一所述混合段设置有一组产涡叶片,每一所述产涡叶片均具有至少一个外凸或内凹的产涡曲面,且每一所述产涡叶片的一侧边缘均呈锯齿状,另一侧均通过其上设置的控制轴连接在所述通道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0495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射石灰浆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装置
- 下一篇:水平椭圆管降膜蒸发/冷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