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牛蒡酒的生产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48248.1 | 申请日: | 2010-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3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连合;蔡云立;杨启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爱迪尔葡萄酿酒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神州华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8 | 代理人: | 王宏星 |
| 地址: | 266722***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牛蒡酒的生产工艺。本工艺采用牛蒡热处理、低温浸提、低温发酵、陈酿稳定处理、窖藏等特殊工艺技术,通过终止发酵保留一定的残糖而制得的不同类型的牛蒡果酒。本工艺技术可明显提高牛蒡的利用率、附加值和生产效率,降低酿酒成本。产品具有酒度低、牛蒡香气清新浓郁;口感圆润、爽净、回味悠长等特点。保留了牛蒡和葡萄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有一定的营养保健作用。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牛蒡 生产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牛蒡酒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为:(1)牛蒡的热处理:用清水将无腐烂变质牛蒡冲洗干净,经组织捣碎机破碎成粉末,用不锈钢螺杆泵把所得牛蒡粉末打入热处理罐中;通入水蒸汽对牛蒡进行加热处理,在0.15‑0.30Mpa蒸汽压力下保持1‑3小时,冷却,冷却后打入发酵罐中;(2)果汁分离:将白葡萄经破碎除梗,所得果浆经果汁分离机进行果汁分离、榨汁,所得葡萄汁打入步骤(1)盛有牛蒡粉末的发酵罐中,牛蒡与所得葡萄汁混合的比例为1∶3‑1∶10;(3)低温浸提:在步骤(2)所得混合液中加入30‑100mg/L SO2以抗氧化,同时加入20‑50mg/L的果胶酶进行果汁澄清,期间,所得果汁温度控制在10‑18℃;(4)成分调整:a.糖分调整:将白砂糖用5‑6倍重量的果汁溶解,再加入步骤(3)所得的发酵罐果汁中搅拌均匀,使果汁含糖量大于22%,酒精度达到12%voL;b.酸度调整:将酒石酸用5‑6倍的果汁溶解,再加入上述所得发酵罐果汁中搅拌均匀,使果汁含酸量达5‑8g/L;(5)发酵:a.发酵的控制:将干酵母菌经过三级扩培形成0.09‑0.5‰酵母营养液,取发酵罐中果汁总重量的3‑5%的酵母营养液,泵入步骤(4)所得的发酵罐果汁中混匀,启动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14‑20℃,发酵期15天左右,每12小时测定一次品温、酒度、含糖量;b.终止发酵:检测残糖量的含量,残糖量达到所需分类的含量标准时,进行清汁分离、倒罐,并加100‑150mg/L SO2终止发酵;(6)倒罐:将步骤(5)所得酒液转入贮藏罐中,以同批次酒添满至罐口,将罐口密封隔绝空气,待酒液中悬浮微粒充分沉淀后,倒罐,并除去原贮酒罐底部沉积酒脚,倒入新贮酒罐中的酒液保持满罐贮存,进入陈酿;(7)陈酿稳定处理:a.下胶:配置10‑15%的皂土溶液,将步骤(6)所得酒液重量的1‑3%的上述皂土溶液缓缓加入所述酒液,充分搅拌使混合均匀,静置15天以上,待细微颗粒沉淀汇集于罐底后倒罐;b.用硅藻土将酒液过滤澄清;c.冷处理:将上述所得酒液打入冷冻罐中,用制冷机迅速将温度降至‑6℃,保持7天以上,同一温度下用硅藻土过滤机、纸板过滤机趁冷过滤,除去酒液中产生的沉淀;d.热处理:将上述所得酒液经过板式换热器循环加热1‑3小时,保持温度50‑60℃,期间,酒罐处于密闭状态;(8)过滤:用硅藻土过滤机、纸板过滤机、微孔膜过滤机过滤步骤(7)所得酒液,其中,纸板孔径为0.45um,微孔膜孔径为0.2um。(9)装瓶、窖藏:将步骤(8)所得的酒液卧放或倒放入地下酒窖中贮存三个月以上得牛蒡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爱迪尔葡萄酿酒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爱迪尔葡萄酿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4824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固相萃取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气密性检验的密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