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和细化经超溶线热处理镍基超合金中最终粒度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26982.8 | 申请日: | 2010-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5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D·P·穆雷尔;K·R·贝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19/05 | 分类号: | C22C19/05;C22F1/10;F01D5/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徐晶;林森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γ′析出强化镍基超合金及自所述超合金锻造制品(10)以提升制品(10)的抗低周疲劳性和高温保载行为的方法。所述超合金以重量计具有如下组成:16.0-22.4%的钴、6.6-14.3%的铬、约2.6-4.8%的铝、2.4-4.6%的钛、1.4-3.5%的钽、0.9-3.0%的铌、1.9-4.0%的钨、1.9-3.9%的钼、0.0-2.5%的铼、高于0.05%的碳、至少0.1%的铪、0.02-0.10%的硼、0.03-0.10%的锆,其余为镍和偶见杂质。由所述超合金形成坯料并在低于所述超合金的γ′溶线温度的温度下加工以形成加工制品(10),所述加工制品(10)然后在高于所述超合金的γ′溶线温度的温度下热处理以均匀粗化所述制品(10)的晶粒,其后冷却所述制品(10)以使γ′再析出。所述制品(10)的平均粒度不粗于ASTM 7并基本没有临界晶粒生长。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细化 经超溶线 热处理 超合金 最终 粒度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自具有γ′溶线温度的γ′析出强化镍基超合金形成制品(10)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配制以重量计具有如下组成的γ′析出强化镍基超合金:约16.0‑22.4%的钴、约6.6‑14.3%的铬、约2.6‑4.8%的铝、约2.4‑4.6%的钛、约1.4‑3.5%的钽、约0.9‑3.0%的铌、约1.9‑4.0%的钨、约1.9‑3.9%的钼、约0.0‑2.5%的铼、高于0.05%的碳、至少0.1%的铪、约0.02‑0.10%的硼、约0.03‑0.10%的锆,其余为镍和偶见杂质;形成所述超合金的坯料;在低于所述超合金的γ′溶线温度的温度下加工所述坯料以形成加工制品(10),其中所述坯料被加工以发生变形并获得低于应变速率上限以避免临界晶粒生长但足够高以控制平均粒度的最大应变速率;在高于所述超合金的γ′溶线温度的温度下热处理所述加工制品(10)足以均匀粗化加工制品(10)的晶粒的时间;和以足以在加工制品(10)内再析出γ′的速率冷却加工制品(10),其中所述加工制品(10)的平均粒度不粗于ASTM 7并基本没有比平均粒度粗超过三个ASTM单位的晶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2698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电器电源防反接电路
- 下一篇:可在主闸端延伸的铠装工作面输送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