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华鳖生态可控健康养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7219.7 | 申请日: | 201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8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萧山天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12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可控健康养鳖方法,尤其是涉及亩产8吨的一种中华鳖生态可控健康养殖方法。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中华鳖的生长周期较长,中华鳖在从室内移到室外时容易在此期间发病,死亡率较高,而且在外池,水源、喂食等很多因素不利于控制,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证,不利于国内外销售的问题,因此,常规养殖中华鳖方法产量低,易发病,生态不可控,并且质量安全欠佳,经济效益不好。其方法包括生态可控调温钢架充气膜大棚设施的建造、品种选择、水处理、供热,等商品鳖成熟后,适时进行分养和起捕销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华 生态 可控 健康 养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中华鳖生态可控健康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生态可控调温钢架塑料薄膜大棚设施的建造:(1)环境:选择安静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的地方建大棚;(2)大棚规格:每个大棚建筑面积300~700 m2,大棚内有设5~10个池,每个池的池深0.8~1m,池底三分之一铺15~20cm厚黄沙,内有独立的进、出水设施,池中锅底型中间设置集污排污口,并在出水口安装防逃孔板;(3)饲料台:用水泥瓦搭设,在鳖池中间两边水面以下10-15cm处,用多块水泥瓦搭成左右2排长条形,长度占池边的70-80 %;(4)大棚充气膜:深秋及冬春季大棚采用多层高强度膜,中间空气隔冷,棚内采用地热供暖;(5)晒鳖台:用镀锌钢管做成拱形或人字结构,拱面铺上竹片或木板,两边淹入水中10-15cm,供鳖攀爬,每池1-2个晒鳖台,每个3-4平方米;b.品种选择和养殖:选择适宜设施养殖的中华鳖日本品系品种鳖苗; (1)养殖条件:采用生态可控大棚水泥池控温养殖,单池面积60㎡~80㎡,池深80cm-100cm,水深30cm-80cm调节,池内挂设网巢若干排,供鳖栖息、隐蔽及供微生物繁殖,饲料台用水泥瓦搭设,平放于水面以下10cm-15cm,增氧设施选用气泵、气石管道、或微孔管,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和控温设备,用漂白粉对鳖池消毒,冲洗干净后进水,养殖用水漂白粉消毒,24小时后放苗;(2)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水面放养18~20只稚鳖,并对稚鳖进行投饲,饲料选用高活性生物发酵饲料,加工成软颗粒状,粒径随稚鳖养殖阶段口径大小调整,以稚鳖能一口吞食为准,日投喂量为鳖体重的2%~5%,日投喂2-3次,早、中、晚各1次或早、晚各1次,定量将饲料投放在饲料台上;长成幼鳖后逐步将投喂量调整为1%;c.水处理:池水需要保持呈淡绿色或红褐色,透明度20cm-25cm,氨氮质量浓度在0.3ppm以下,亚硝酸盐质量浓度在0.2ppm以下,水色不发白,不发黑,无油膜,无氨臭味,水处理方法为:(1)利用微生物平衡剂,净化水质;(2)利用有益微生物制剂,从养殖伊始,即每隔15~20天使用一次,使有益微生物制剂在池塘内再繁殖和降解池塘内产生的残饵、粪便,减少有机质的沉积,消除氨氮;(3)应用微藻水生植物和渔菜共生技术,促使池中藻像平衡,维持浮游生物的平衡;(4)采用池中底部集污装置水循环管道适时少量排出污水,经水处理后再注入池中,每次排放量为池水位5-10cm;d.供热:利用地热技术在池中为设施大棚供热,保持池水温度在28-31度,室温在32-35度;e.养成商品鳖后,适时进行起捕销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萧山天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萧山天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9721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