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华鳖生态可控健康养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7219.7 | 申请日: | 201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8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萧山天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12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华 生态 可控 健康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可控健康养鳖方法,尤其是涉及亩产8吨中华鳖的设施化生态可控健康养殖新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养殖甲鱼一般采用的是“二步养殖法”。即稚幼鳖在温室养殖,成鳖移到外塘养殖,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公害大规格鳖生态养殖方法(专利公开号:CN1895034A),其步骤为:a.养殖生态环境的选择:(1)环境:池塘要设置在安静、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无工业污染的地方,鳖池内种植水生植物,堤埂上栽植树木花草;(2)池塘面积:稚鳖池每个池面积200-500平方米,池深O.8-1米,成鳖池面积为1500-5000平方米,池塘深度1.2-1.5米;(3)水源:水源水质要清澈无污染,pH值6.5-8.5,引用河水、泉水或水库水;(4)坡比:水面以下坡比1:1.5-2,水面以上坡比1:2-3;b.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清塘:在稚鳖放养之前清塘;(2)培肥水质:放苗前每亩水体施用发酵的有机肥250-350千克或无机复合肥10-15千克;c.放养:放养时间为每年7月上、中旬,亩放养规格为5.7克/只的稚鳖10000-30000只,长到50-100克/只时,进行分塘,亩放养幼鳖500-2000只;d.投喂饲料:鳖用饲料的组成及质量百分比为:A、无公害鳖专用配合饲料50-80%;B、动物性饲料或植物性饲料20-50%;e.疾病防治:采用生态预防、生物预防、药物预防中的一种或相结合的方法预防鳖的疾病,对待病鳖,应及时隔离饲养,并用药物处理。但是这种养殖方法的生长周期较长,另外,由于从温室移到外塘时,气候、环境等条件变化较大,中华鳖容易在此期间发病,死亡率较高,而且在外池,水源、喂食等很多因素不利于控制,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证,不利于国内外销售。因此,常规养殖中华鳖方法产量低,易发病,并且质量安全欠佳,经济效益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中华鳖生态可控健康养殖方法,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中华鳖的生长周期较长,中华鳖在从室内移到室外时容易在此期间发病,死亡率较高,而且在外池,水源、喂食等很多因素不利于控制,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证,不利于国内外销售,因此,常规养殖中华鳖方法产量低,易发病,生态不可控,并且质量安全欠佳,经济效益不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发明的一种中华鳖生态可控健康养殖方法,包括:
a、生态可控调温钢架充气膜大棚设施的建造:
(1)环境:选择安静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的地方建大棚;
(2)大棚规格:每个大棚建筑面积300-700m2,大棚内有设5-10个池,每个池的池深0.8-1m,池底铺黄沙,内有独立的进、出水设施,池中锅底型中间设置集污排污口,并在进出水口安装防逃孔板或防盗网;池底的黄沙厚度可以是20cm左右;
(3)饲料台:用水泥瓦搭设,在鳖池中间两边水面以下10-15cm处,用多块水泥瓦搭成长条形,长度占池边的70-80%;
(4)大棚充气膜:大棚充气膜采用多层高强度膜,中间充气隔冷,棚内采用地热供暖,高强度膜可以是3层的进口膜;
(5)晒台:用镀锌钢管做成长2.5米、宽2米拱形结构,拱面铺上竹片,竹片宽3cm,两边淹入水中10-15cm,供鳖攀爬上晒台晒太阳;
b.品种选择和养殖:选择适宜设施养殖的中华鳖日本品系品种鳖苗;
(1)养殖条件:采用大棚水泥池控温养殖,单池面积60㎡-80㎡,池深80-100cm,水深30-80cm,内设网巢,供稚鳖栖息、隐蔽及供微生物繁殖,饲料台用水泥瓦搭设,平放于水面下10cm-15cm,增氧设施选用气泵、气石管道、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和控温设备,用漂白粉对鳖池消毒,冲洗干净后进水,养殖用水漂白粉消毒,24小时后放苗;
(2)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水面放养18-20只稚鳖苗,并进行投饲,饲料选用高活性生物发酵饲料,加工成软颗粒状,粒径随稚鳖养殖阶段口径大小调整,以稚鳖能一口吞食为准,日投喂量为鳖体重的2-5%,日投喂2-3次,早、中、晚各1次,也可早晚各1次,定量将饲料投放在饲料台上;
c.水处理:池水需要保持呈淡绿色或红褐色,透明度15cm-20cm,氨氮含量在0.3ppm以下,亚硝酸盐含量在0.2ppm以下,水色不发白,不发黑,无油膜,无氨臭味,水处理方法为:
(1)利用微生物平衡剂,净化水质,降解固化水中亚硝酸盐、硫化物、氨氮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萧山天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萧山天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72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