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有机层导热系数的测量方法及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7139.5 | 申请日: | 201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5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平;文尚胜;桂宇畅;宋小锋;黎永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黄磊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有机层导热系数的测量方法及其应用,所述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各层依次为ITO玻璃片、空穴传输层、聚合物发光层、电子传输层、阴极,所述测量方法包括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性能测量、有限元分析软件热仿真、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阴极温度测量。所述的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有机层导热系数的测量方法适用于空穴传输层、聚合物发光层、电子传输层中的任一种有机层导热系数的测量。本发明操作简单快捷、成本小,实验误差小,具有广泛性,众多研究机构和企业均可以采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电致发光 器件 有机 导热 系数 测量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有机层导热系数的测量方法,所述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各层依次为ITO玻璃片、空穴传输层、聚合物发光层、电子传输层、阴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方法包括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性能测量、有限元分析软件热仿真、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阴极温度测量,具体步骤如下:(1)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性能测量,具体是:手套箱低氧低水气环境下,在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正极、负极施加范围2~20V之间的直流电压V,使得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发出光线,探测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光强和电流效率,通过计算获得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光能转换效率;(2)有限元分析软件热仿真,即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热特性进行热仿真,具体是: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3D模型,对所述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3D模型进行有限元划分,施加相应边界条件和热生成功率;对待测有机层设置一个线性变化的导热系数,除待测有机层外,所述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其余各层参照热学手册分别施加固定导热系数值;对所述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3D模型进行求解,获取阴极温度与待测有机层导热系数的之间变化曲线图和对应关系表,不同的阴极温度对应着待测有机层不同的导热系数;(3)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阴极温度测量:在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两端施加大小为V直流电压,即施加输入功率与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性能测量步骤中所施加的输入功率值一样;待器件热稳定后,测量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阴极温度,根据所获得阴极温度,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的阴极温度与待测有机层的导热系数变化曲线图,获得待测有机层的导热系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7713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