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片的磨削/电解复合多线切割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1727.3 | 申请日: | 201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7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汪炜;刘正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27/06 | 分类号: | B24B2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小红 |
地址: | 2100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硅片的磨削/电解复合多线切割加工方法,属特种加工范畴,针对硅棒或硅锭(可以为掺杂或本征材料),采用较低电导率(<500μS/cm)的水性切削液,外加低压连续(或脉冲)直流电源(0~30V可调),金属切割线接电源负极,硅棒或硅锭接电源正极,基于机械磨削和电解复合加工原理,降低宏观切削力,实现大尺寸超薄硅片的磨削/电解复合多线切割,从而满足半导体、光伏等产业的生产工艺需求。 | ||
搜索关键词: | 硅片 磨削 电解 复合 切割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硅片的磨削/电解复合多线切割加工方法,其特征是:首先,以多线切割机床上的金属切割线作为工具电极(阴极),通过专用进电方法,对硅棒或硅锭(阳极)进行磨削/电解复合多线切割加工;其次,在加工过程中,将金属切割线和硅棒或硅锭外接低压连续或脉冲直流电源;第三,在切割区域喷射切削液,以满足浆料供给或冷却、产物排除以及阳极钝化或腐蚀的需要;所述的专用进电方法如下:在硅棒或硅锭(1)与玻璃(2)之间增加一金属电极(3),利用粘结剂(4)将硅棒或硅锭(1)与玻璃(2)粘结在一起,并实现硅棒或硅锭(1)与金属电极(3)良好的导电性,玻璃安装在金属基板(5)上,并通过其定位与固定安装在工作台(6)上,保持与机床本体(7)的电气绝缘,然后通过电缆(8)将金属电极(3)的引出部分与低压连续或脉冲直流电源(9)的正极相连,从而实现硅棒或硅锭(1)与低压连续或脉冲直流电源(9)的正极相连,金属切割线(10)经过主线辊(11),由进电块(12)与低压连续或脉冲直流电源(9)负极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4172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