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铝纳米贝氏体钢高速铁路辙叉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7861.2 | 申请日: | 200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8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成;王天生;吕博;张明;钱立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22 | 分类号: | C22C38/22;C21C5/52;C21D1/2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16 | 代理人: | 崔凤英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高铝纳米贝氏体钢高速铁路辙叉及其制造方法,其中钢的化学成分(wt%)为:C 0.42~0.55、Mn 0.5~0.9、Al 1.0~1.5、Cr 0.2~0.5、Mo 0.6~1.0、W 0.1~0.4、Si 0.5~0.8、S<0.02、P<0.02、其余为Fe;本发明钢的制造方法主要为:冶炼后锻造,经过锻后去氢热处理和等温淬火及回火处理,获得贝氏体板条厚度为几十纳米和残余奥氏体薄膜厚度为十几纳米的复相纳米组织结构。本发明钢的性能为σb≥1500MPa、σs≥1200MPa、δ5≥8%、aKU≥80J/cm2、aKU(-40℃)≥35J/cm2、HRC45~50。用这种钢制造的铁路辙叉的使用寿命比目前广泛使用的ZGMn13钢辙叉提高1.5倍以上,比普通无碳化物贝氏体钢辙叉提高1倍以上,过载量可达4亿吨。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贝氏体钢 高速铁路 辙叉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高铝纳米贝氏体钢高速铁路辙叉,其特征在于:它的化学成分(wt%)是:C 0.42~0.55、Mn 0.5~0.9、Al 1.0~1.5、Cr 0.2~0.5、Mo 0.6~1.0、W 0.1~0.4、Si 0.5~0.8、S<0.02、P<0.02、其余为Fe。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2786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