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硅片上制备抗反射层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95932.5 | 申请日: | 2009-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4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 发明(设计)人: | 游金钏;王连卫;姚韡;彭波波;孙立;陈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30B33/10 | 分类号: | C30B33/10;H01L31/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筱梅 | 
| 地址: | 20024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硅片上制备抗反射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绒面及电化学刻蚀两步骤,其绒面制备已在该领域广泛应用;电化学刻蚀是将具有绒面结构的硅片装入电化学刻蚀反应装置中,使硅片一面接触饱和食盐水,另一面接触刻蚀液,饱和食盐水接电极正极,刻蚀液接电极负极,反应装置由控制系统(Labview)控制,在控制系统中设定电化学刻蚀参数,开启控制系统,进行电化学刻蚀,在硅片上制得抗反射层。本发明制得的硅片用在太阳能电池中,一方面能降低光的反射,有利于光的吸收,另一方面,由于光电化学刻蚀工艺上的简单性及可重复性,且光电化学刻蚀的工艺成本低,对太阳能电池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 ||
| 搜索关键词: | 硅片 制备 反射层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在硅片上制备抗反射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第一步,制备绒面选用工业生产上使用的单晶硅片,采用标准清洗工艺对硅片进行清洗;a、配制溶液:粗抛液:常温常压下,配制浓度为11%~13%的NaOH溶液;制绒液:常温常压下,先配制浓度为2%~3%的NaOH溶液,浓度为1mol/L的酒精,浓度为1.5%的Na2SiO3溶液,再将这三种溶液和浓度为99%的异丙醇(IPA)以体积比为1∶1∶1∶0.09混合;b、将上述粗抛液加热至83℃~86℃,然后将经清洗后的硅片置入粗抛液中反应2~3.5min;去除单晶硅片表面的机械损伤层和氧化层;c、将上述制绒液加热至75℃~77℃,将硅片置入制绒液中反应20~30min,形成绒面结构;第二步,电化学刻蚀a、常温常压下配制饱和食盐水溶液和刻蚀溶液,刻蚀液分别由浓度为40%氢氟酸、99.5%酒精及去离子水以体积比为1∶4∶5~1∶1∶2混合或者刻蚀液分别由40%氢氟酸、99%二甲基甲酰胺(DMF)及去离子水以体积比为1∶4∶5~1∶1∶2混合;并在刻蚀液中加入0.3~0.5mol/L的异丙醇(IPA);b、将硅片装入电化学刻蚀反应装置中,使硅片一面接触饱和食盐水,另一面接触上述刻蚀液,饱和食盐水接电极正极,刻蚀液接电极负极,反应装置由控制系统(Labview)控制,在控制系统工作界面设定电化学刻蚀参数,开启控制系统(Labview),进行电化学刻蚀,其刻蚀条件为:刻蚀电流密度为14~21mA/cm2,刻蚀时间为3~10分钟;c、电化学刻蚀结束后,将硅片取下在去离子水中冲洗,在硅片接触刻蚀液的一面制成一种抗反射层;其中:所述电化学刻蚀反应装置由一卧式腐蚀槽及控制系统组成,卧式腐蚀槽由两槽体经法兰连接构成,其槽体材料为聚四氟乙烯,两槽体间设有密封圈,一槽体内设置饱和食盐水溶液并接电极正极、一槽体内设置刻蚀液并接电极负极,在内置饱和食盐水溶液的槽体外设有照明光源,控制系统(Labview)连接电极正负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9593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隐形井盖
- 下一篇:钢筋弯箍机的弯曲切断一体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