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内饰顶棚的化学回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84258.0 | 申请日: | 2009-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8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 发明(设计)人: | 姚建峰;陈军;张利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J11/08 | 分类号: | C08J11/08;C08L75/04;C08L23/06;B09B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冬涛;袁正英 |
| 地址: | 210009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内饰顶棚的化学回收方法,先将顶棚裁剪后浸入有机复配溶剂中,加热溶解顶棚中的聚氨酯软泡,反应结束后滤去溶剂并浸入水中,使PET面料和聚氨酯复合板因重力作用自动分离;将滤出的复配溶剂离心分离得到聚氨酯软泡;再将有机溶剂加热,然后将聚氨酯复合板加入其中,直到聚氨酯复合板中各层物质分离,将不溶解的聚氨酯硬泡、玻璃纤维和无纺布混合物滤出,直接浸入水中进行分拣;再从有机溶剂中离心出粗胶粉;在粗胶粉中加入萃取剂并搅拌,然后加入低碳醇,得到白色絮状物,过滤或离心即得到纯净的胶粉;该方法劳动强度小,所使用的有机溶剂可重复使用,还能精确分析车辆内饰顶棚中各组份的含量,可应用于产品质量检验。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顶棚 化学 回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车辆内饰顶棚的化学回收和分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A:将车辆内饰顶棚裁剪后浸入有机复配溶剂中,加热到40-150℃并搅拌,溶解顶棚中的聚氨酯软泡,反应结束后滤去溶剂并浸入水中,使PET面料和聚氨酯复合板因重力作用自动分离;将滤出的复配溶剂离心分离得到聚氨酯软泡;B:将有机溶剂加热到50-150℃,然后将聚氨酯复合板加入其中并进行搅拌,直到聚氨酯复合板中各层物质分离,将不溶解的聚氨酯硬泡、玻璃纤维和无纺布混合物滤出;再从有机溶剂中离心出粗胶粉;C:在粗胶粉中加入萃取剂并搅拌,然后加入低碳醇,得到白色絮状物,过滤或离心即得到纯净的胶粉;D:将步骤B中滤出的聚氨酯硬泡、玻璃纤维和无纺布混合物直接浸入水中进行分拣,分别得到聚氨酯硬泡、玻璃纤维和无纺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8425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寿命低电磁干扰稳压电源变换器
- 下一篇:一种测试智能卡可靠性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