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铸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66518.1 | 申请日: | 2009-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2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吴国荣;方淑芳;李桂军;柯晓涛;曾建华;代华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1/16 | 分类号: | B22D1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陈小莲;王凤桐 |
| 地址: | 617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连铸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钢水连续地注入中间包,并从中间包注入结晶器中,使钢水冷却凝固为带有液芯的坯壳,将该带有液芯的坯壳从结晶器的出口连续拉出,使其在二次冷却区再次被冷却,并在拉矫区对带有液芯的坯壳进行多次轻压下,在拉矫区的出口得到连铸坯,其中,将所述带有液芯的坯壳从结晶器的出口连续拉出的拉速为0.5-0.8米/分钟,注入中间包中的钢水温度为1515-1535℃。将本发明的方法应用于高压气瓶用钢大方坯的连铸中不仅能显著地减轻中心疏松、中心偏析、中心裂纹等中心缺陷,同时还能改善由连铸坯轧制、冲压制成高压气瓶的成分均匀性,稳定和提高高压气瓶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实现气瓶用钢生产工艺由模铸向连铸的顺利转变。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连铸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钢水连续地注入中间包,并从中间包连续地注入到结晶器中,通过结晶器冷却,使钢水凝固为带有液芯的坯壳,将该带有液芯的坯壳从结晶器的出口连续拉出,使其在二次冷却区用冷却水冷却,并在拉矫区对带有液芯的坯壳进行多次轻压下,待全部凝固后在拉矫区的出口得到连铸坯,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带有液芯的坯壳从结晶器的出口连续拉出的拉速为0.5‑0.8米/分钟,被注入中间包中的钢水的温度为1515‑1535℃;控制二次冷却区的带有液芯的坯壳的冷却强度,使得在二次冷却区所述带有液芯的坯壳的表面温度为920‑1050℃,并使得从位于靠近结晶器处的二次冷却区的带有液芯的坯壳到位于靠近拉矫区处的二次冷却区的带有液芯的坯壳在所述温度范围内以3‑20℃/分钟的降温速率逐渐降温;在拉矫区,控制带有液芯的坯壳的总压下量为4.5‑9毫米,每次轻压下的压下量为0.6‑2.5毫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6651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