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薯类淀粉生产过程中薯渣、废水的循环利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2630.8 | 申请日: | 200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0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庞中存;汪大辉;张永茂;黄玉龙;田世龙;管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K1/14 | 分类号: | A23K1/14;A23K1/175;C02F9/02;B01D37/02;B01J20/24;C02F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73007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薯类淀粉工业生产领域,为一种薯类淀粉生产过程中薯渣、废水的循环利用方法,主要是将作物秸秆和可用作饲料添加剂的多孔矿物质分别经过物理方法粉碎成一定大小的颗粒,作为助滤吸附材料,在薯类淀粉加工中的薯渣、废水有机质回收中使用以上两种助滤吸附材料分阶段进行过滤处理,不仅回收的小颗粒淀粉、蛋白质、多糖等有机质与助滤吸附材料可一同用作饲料原料,而且还达到了废水净化目的,净化后的水直接或经过沉淀,可作为薯类加工的清洗用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薯类 淀粉 生产过程 中薯渣 废水 循环 利用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薯类淀粉生产过程中薯渣、废水的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助滤吸附材料1、2的制备将作物秸秆经过物理粉碎方法制备成大小为1~30mm的颗粒,作为助滤吸附材料1;将可用作饲料添加剂的多孔矿物质经过物理粉碎方法制备成大小为0.1~5mm的颗粒,作为助滤吸附材料2;(2)将薯类淀粉生产过程中的薯渣、废水或薯渣与废水的混合物,进入过滤机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其中所述混合物中的薯渣与废水的重量比为1∶0.1~5;(3)将所得的滤液再通过加入了助滤吸附材料1的过滤机过滤,加入的助滤吸附材料1的料层厚度为20~80cm,再产生滤渣和滤液;(4)将步骤(2)和步骤(3)得到的滤渣通过干燥或发酵制成饲料原料;(5)将步骤(3)所得滤液再通过加入了助滤吸附材料2的过滤机过滤,加入的助滤吸附材料2的料层厚度为8~50cm,此步骤所得滤液可作为薯类加工的清洗用水或进入水质净化系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未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6263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双离合器变速装置的换档机构
- 下一篇:冷凝温度调节制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