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鲵开口饵料规模化培养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2309.2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4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孟彦;孙海强;肖汉兵;顾辉清;杨焱清;杨新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浙江永强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01K61/00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技经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志刚 |
地址: | 434000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鲵开口饵料的规模化培养的方法。摇蚊幼虫是大鲵幼苗的良好的开口和早期培育的饵料。该方法是在修建的摇蚊幼虫养殖水泥池底部铺上塑料纸、泥土和捂肥的猪粪,让蚊子在池内产卵,然后注满水让摇蚊幼虫发育生长,使用时将摇蚊幼虫捞出,清洗干净,放置一段时间,再饲喂大鲵幼苗。该方法根据昆虫类在水中产卵的特性,提供了相应的产卵条件,以满足昆虫类产卵的要求,取其变态前的幼体,从而规模化的培养摇蚊幼虫,以解决大鲵规模化养殖中,幼苗开口饵料问题。该方法简单实用、成本低廉。 | ||
搜索关键词: | 大鲵 开口 饵料 规模化 培养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大鲵开口饵料规模化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修建一个深0.5米,面积约500平方米的水池作为昆虫类的产卵场所,另建一个配套小水池,用于清洗从养殖水泥池内捞出的摇蚊幼虫(红虫);(2)、在用于蚊子产卵的水池底部铺上一层塑料纸,或将水池使用水泥砂浆硬化,在其上面堆5~10厘米厚的土,然后将猪粪按10~15公斤/平米的量铺在土上,3-5天后向水泥池内注水,水深20-40厘米;(3)、需要使用时,挖开堆粪,用40~60目筛捞出摇蚊幼虫(红虫),在水泥池内反复清洗捞出的红虫,将其冲洗干净;(4)、清洗结束后,将红虫放入注满清水的小水池中,放置10~18小时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浙江永强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浙江永强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6230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加仑果浆的泡沫干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