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内圆磨机床磨头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6288.9 | 申请日: | 200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93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笋;戴其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光笋;戴其金 |
主分类号: | B24B5/00 | 分类号: | B24B5/00;B24B4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802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涉及磨床主要用于内圆磨削的数控内圆磨机床磨头,其主轴电机右端盖上套接砂轮,主轴电机主轴与Y移动轴主轴连接,Y移动轴主轴套接在智能腔壳体内,智能腔壳体外套接孔定位器和X移动轴主轴,X移动轴主轴套接在X移动轴副轴内,X移动轴副轴固定在机床导轨滑块上,水管、电源数据线从X移动轴主轴内孔引入智能腔。路径:X移动轴副轴开始移动至砂轮右端面进入工件端界面止。接着Y移动轴主轴向工件孔壁移动,主轴电机启动磨削。这时X移动轴主轴向纵深移动,孔定位器随之跟进,直至终端止。之后Y移动轴主轴回归中心线,主轴电机停转,X移动轴主轴、副轴先后回到原点。该装置可对各种工件深度内孔进行磨削,且运行平稳,操作简单,加工精度高。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内圆磨 机床 | ||
【主权项】:
1、数控内圆磨机床磨头,其特征是由主轴电机、磨头、Y移动轴、智能腔、孔定位器、X移动轴、补偿传感器和导管系统构成,其主轴电机右端盖上套接砂轮,砂轮右侧套接垫圈,垫圈右侧套接紧固螺母;所述右端盖套接在主轴电机壳体上,主轴电机壳体内侧套接永磁转子,永磁转子中孔间隙套接铁磁芯定子,铁磁芯定子固定在主轴电机主轴上,主轴电机主轴通过外套管、外扣螺母固定套接在Y移动轴主轴上,主轴电机主轴通过左端盖、右端盖和左右端盖支承与主轴电机壳体转动配合,所述永磁转子由6个呈N-S-N-S环形排列磁极组成,所述铁磁芯定子外侧周向均布9个绕线槽,绕线槽上绕有三相绕组线圈;所述Y移动轴主轴左上方固定喷水头,左端和右端下方固定直线轴承滑块,中部固定丝杠螺母,直线轴承导轨和丝杠支承固定在智能腔支架上,所述Y移动轴主轴左端设有B引线孔,中部设有丝杠螺母孔;所述智能腔支架右端固定减速器,减速器右端固定调位器,调位器右侧固定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主轴与调位器主轴组成啮合副,调位器主轴通过连轴器与减速器输入轴连接,减速器输入轴与减速器输出轴组成啮合副,减速器输出轴一端套接主动同步轮,主动同步轮通过同步带与从动同步轮组成啮合副,从动同步轮套接在丝杠一端,丝杠与丝杠螺母组成丝杠副,所述智能腔支架固定在智能腔壳体内壁,智能腔壳体内壁上固定通孔梁,左端套接波形关节密封套,右端外侧套接孔定位器和X移动轴主轴,所述通孔梁轴向设有一个C引线孔和引水孔;所述孔定位器由定位支架、活舌、锥体、紧定刻度盘、弹簧顶销、刻度盘螺栓、轴承套和左右端面支承构成,所述定位支架右侧套接锥体,锥体右侧设有紧定刻度盘,定位支架、锥体套接在轴承套上,紧定刻度盘套接在刻度盘螺栓上,定位支架左侧设有左端面支承,锥体右侧设有右端面支承,锥体与定位支架之间设有弹簧顶销和波形密封套,所述定位支架右侧设有呈放射状周向均布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设有对应的活舌,导向孔与活舌滑动配合,所述锥体外侧设有与活舌对应的压条;所述X移动轴主轴外侧套接X移动轴副轴,X移动轴主轴右端套接活塞,活塞与X移动轴主轴固定配合,与X移动轴副轴滑动配合,所述X移动轴副轴左端套接前端盖,右端套接后端盖,后端盖左侧固定套接定位管,定位管与X移动轴主轴间隙配合,X移动轴副轴固定在机床导轨滑块上,所述X移动轴主轴中心线上设有内孔,内孔左端设有密封环,所述活塞外侧设有密封圈,所述后端盖上设有进液孔、出液孔、导管口;水管、电源数据线从X移动轴主轴内孔引入智能腔,水管与喷水头对接,电源数据线与主轴电机、伺服电机、补偿传感器连接;补偿传感器主体固定智能腔支架下方,触头设在主轴电机与智能腔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光笋;戴其金,未经杨光笋;戴其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2011628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