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自行车自充电方法和自充电电动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77953.X | 申请日: | 200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1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炯 |
主分类号: | H02J7/14 | 分类号: | H02J7/14;B60L7/16;B60K1/00;B62K19/00;B62M9/00;B62H1/00;A63B22/06;A63B2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自充电方法和自充电电动自行车。由带测速发电机的前轮,安装两组蓄电池的“V”型车架,安装调速控制转柄、功能控制转柄的操作手把,操作控制器、充电控制器、调速器、减震器、带驱动电动机的后轮和后车架,传动组件、座凳、后架组成自充电电动自行车。前轮安装在操作手把的前叉内,操作手把与“V”型车架的一端连接。后轮安装在后车架内,后车架与“V”型车架的平底端侧面铰链连接。“V”型车架的另一端安装减震器,连接处车架钢管内装入座凳,减震器的另一端与后车架铰链连接。“V”型车架的平底部分安装的转动筒体内安装转动轴,转动轴上安装大链盘和脚踏板,大链盘上安装的链条与后轮轴上一侧安装的带棘爪小链轮连接。能回收自充电电动自行车运动时具有的动能,利用自充电电动自行车健身锻炼时所消耗的能量,转换成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自行车 充电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电动自行车自充电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自充电方法包括:(1)、驱动电动机正极经充电固态继电器触点J1连接到充电器内逆变电路正极,驱动电动机负极连接到充电器内逆变电路负极;充电器内整流电路输出正极连接后位蓄电池正极,充电器内整流电路输出负极连接后位蓄电池负极;(2)、后位蓄电池正极经驱动固态继电器J3触点连接调速器正极,后位蓄电池负极经驱动固态继电器J4触点与调速器负极连接;(3)、前位蓄电池正极经供电固态继电器J5触点连接后位蓄电池的负极;前位蓄电池负极经供电固态继电器J6触点连接驱动电动机负极;(4)、测速发电机正极经充电固态继电器触点J7连接到充电器内逆变电路正极,测速发电机负极连接到充电器内逆变电路负极;充电器内整流电路输出正极连接前位蓄电池正极,充电器内整流电路输出负极连接前位蓄电池负极;(5)、功能控制转柄的输入端连接前位蓄电池的正极,三路触点分别连接三路输出,三路输出分别连接分压电阻,三路分压电阻中点分别连接到操作控制器的三路输入端口;(6)、前轮测速发电机正极连接分压电阻,分压电阻中点连接到操作控制器的一路输入端口;(7)、后轮驱动电动机正极连接分压电阻,分压电阻中点连接到操作控制器的一路输入端口;(8)、操作控制器的两路输出端口,分别连接到充电器内的两路变压固态继电器的控制端,两路变压固态继电器触点分别连接逆变变压器次级线圈一个抽头和整流电路输入端,另一个次级线圈头连接整流电路另一个输入端;(9)、操作控制器的一路输出端口,连接到充电固态继电器J1的控制端;(10)、操作控制器的一路输出端口,连接到驱动固态继电器J3的控制端;(11)、操作控制器的一路输出端口,连接到驱动固态继电器J4的控制端;(12)、操作控制器的一路输出端口,连接到供电固态继电器J5的控制端;(13)、操作控制器的一路输出端口,连接到驱动固态继电器J6的控制端;(14)、操作控制器的一路输出端口,连接到充电固态继电器J7的控制端;(15)、操作控制器经启动开关连接到前位蓄电池的正极与负极之间;(16)、操作功能控制转柄发出控制信号,操作控制器从输入端口采集信号,从控制端口发出控制信号,使:①、一路控制信号使能充电固态继电器J1的控制端,控制充电固态继电器触点的通、断,控制驱动电动机工作于发电机状态的时间;②、一路控制信号使能驱动固态继电器J3的控制端,控制驱动固态继电器触点的通、断,控制驱动电动机工作于电动机状态的时间;③、一路控制信号使能驱动固态继电器J4的控制端,控制驱动固态继电器触点的通、断,控制驱动电动机工作于电动机状态的时间;④、一路控制信号使能供电固态继电器J5的控制端,控制供电固态继电器触点的通、断,改变驱动电压;⑤、一路控制信号使能供电固态继电器J6的控制端,控制供电固态继电器触点的通、断,改变驱动电压;⑥、一路控制信号使能充电固态继电器J7的控制端,控制充电固态继电器触点的通、断,改变充电时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炯,未经陈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17795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咳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翻盖式便携式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