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冲击吸收部件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74339.8 | 申请日: | 2008-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8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 发明(设计)人: | 加纳光寿;中西诚;田村宪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19/26;F16F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江立;常殿国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冲击吸收部件(50),在主要构成它的管状体部(52)的侧壁部(60a,60b)中,位于车辆内侧的较宽侧壁部(60a)设置有在垂直于体部的轴线的方向向外突出的突出的肋(70)。突出的肋(70)平行于体部的轴向从邻近安装板(54)的一个轴向端部(52a)延伸。因此即使在相对车辆倾斜的方向向冲击吸收部件(50)施加冲击载荷而产生转矩载荷时,因配置有突出的肋(70)而防止冲击吸收部件横向倒落。因此稳定地得到良好的冲击吸收特性。使肋(70)形成为不达到载荷输入侧,即邻近于安装板(56)的轴向端部(52b)即开始压溃处。因此在碰撞开始阶段不产生载荷增加从而良好地维持冲击能量吸收特性。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冲击 吸收 部件 | ||
【主权项】:
1. 一种车辆用冲击吸收部件(50),包括管状体部(52),所述管状体部在其侧壁(62a)的一部分上设置有在垂直于所述管状体部的轴线的方向上向内凹入并平行于所述管状体部的轴向延伸的凹槽(62),所述车辆用冲击吸收部件在车体侧构件(12R)与保险杠构件(10)之间设置成使得所述管状体部的轴向与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一致,当接收到压缩载荷时所述车辆用冲击吸收部件在所述轴向上如手风琴般地压溃以吸收冲击能量,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体部(52)在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所述侧壁(60a)上设置有在垂直于所述管状体部的轴线的方向上向外突出的突出的肋(70),所述突出的肋(70)从邻近于所述车体侧构件(12R)的一个轴向端部起平行于所述管状体部(52)的轴向延伸,而不达到邻近于所述保险杠构件(10)的另一轴向端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铁工株式会社,未经丰田铁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17433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有内燃机与电动机的混合动力车
- 下一篇:车辆用外部后视镜构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