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波管用多级降压收集极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8079.7 | 申请日: | 200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7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宫玉彬;黄勇飞;岳玲娜;魏彦玉;王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J23/027 | 分类号: | H01J23/027;H01J2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4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该发明属于一种与行波管配套用多级降压收集极,包括筒形壳体,设于壳体内的各电极及其电源引出线,位于各电极与壳体之间的绝缘体,设有电源线引出孔的绝缘体后盖,前端盖;该发明由于将原散件式壳体及其绝缘体设计成结构简单的整体式筒形体,且将最后一级电极设于后盖内壁中心位置,其余各后端电极体内均增设了用于前端电极电源线引出的带绝缘导管的电源线引出孔。因而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加工及装配工艺简便,对绝缘材料的适应性强,体积小、重量轻,适用范围较广等特点。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散件式壳体及其绝缘体形状复杂且绝缘层内需设电源线引出孔,其加工工艺性差、装配难度大,对绝缘材料的适应性差等缺陷。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波 管用 多级 降压 收集 | ||
【主权项】:
1、一种行波管用多级降压收集极,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各电极及其电源引出线、设于各电极与壳体之间的绝缘体以及位于壳体内后部且带电源线引出孔的绝缘体后盖,前端盖,其特征在于壳体及设于各电极与壳体之间的绝缘体均为整体式筒形壳体及筒形绝缘体,最后一级电极直接设于绝缘体后盖内壁中心位置,其余各后端电极体内均设有用于前端电极电源线引出的带绝缘导管的电源线引出孔,各电极与筒形绝缘体内壁紧固连接,而筒形绝缘体则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绝缘体后盖及前端盖分别与壳体紧固密封成一体,各电极的电源引出线则通过电源线引出孔密封式引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14807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