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绝缘体上硅结构的细胞分离微芯片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70158.0 | 申请日: | 2008-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3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杨静;许蓉;侯文生;郑小林;阴正勤;胡宁;廖彦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Q1/04 | 分类号: | C12Q1/04;C12M1/4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044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绝缘体上硅结构的细胞分离微芯片,该芯片由相互结合的两层组成,第I层为通道层,第II层为盖板层。通道层在SOI硅片上刻蚀凹槽形成微结构,通道层上有微通道、储液池、光纤凹槽和微电极对结构,通道层上的储液池用于筛选前后样品液及鞘流液的储存;微通道畅通,用于样品(细胞悬液或者溶液)流动;光纤提供光学检测通路;微电极对实现细胞筛选。盖板层上的进样、出样口与外界管道相连接。通过光纤获取细胞体积信息,判别细胞是否为融合后细胞,相应地在微电极对上施加交流电信号,使细胞发生偏转,从而实现细胞的分离。该芯片利用电场对生物活细胞进行非接触的筛选、分离操作,提高生物活细胞的生存率,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廉。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绝缘体 结构 细胞 分离 芯片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绝缘体上硅结构的细胞分离微芯片,该芯片由相互结合的两层组成,第I层为通道层(1),第II层为盖板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层是在SOI硅片上刻蚀凹槽而形成的微结构,这些微结构分别是微通道、通过微通道依次连接的样品池(4)、鞘流液池(5)、废液池(16)、融合细胞液池(6)、光纤凹槽(7)和微电极对(8)结构;所述光纤凹槽(7)与微通道垂直布置并连通,并在光纤凹槽内沿微通道左右对称布置光纤,检测流经微通道的细胞溶液,通过光纤获取细胞体积信息,从而判别细胞是否为融合细胞;所述微电极对(8)分别设置在两个融合细胞液池(6)的入口处,通过键合点与外围电路相连接,引入外围电信号,在微电极对上施加交流电信号,使细胞发生偏转,从而实现细胞的分离;所述盖板层采用玻璃、PMMA或PDMS绝缘类芯片加工材料,在盖板层上与通道层上的样品池(4)、鞘流液池(5)、废液池(16)、融合细胞液池(6)对应位置分别加工有样品液进样口(11)、鞘流液进样口(12)、废液出样口(14)和融合细胞液出样口(15),与外界管道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7015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