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斑蝥素人工抗原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9488.8 | 申请日: | 200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5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殷幼平;陈阶;王中康;夏玉先;曹月青;李正国;彭国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765 | 分类号: | C07K14/765;C07K14/77;C07D491/153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44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斑蝥素人工抗原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天然斑蝥素与β-丙氨酸的缩合反应,中间产物的结晶纯化,中间产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或卵清白蛋白(OVA)的偶联几个步骤。本发明步骤简明合理,产品独特新颖,还可以用于斑蝥素完全抗原的制备以及斑蝥素靶向定位抗肿瘤药物的人工合成。 | ||
搜索关键词: | 斑蝥素 人工 抗原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斑蝥素人工抗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N-羧乙基斑蝥酰亚胺的制备及纯化(1)在烧瓶中加入天然斑蝥素结晶以及β-丙氨酸,二者的摩尔比为1∶1.1~1∶1.4,然后加入10ml~20ml的冰醋酸,在35~40℃水浴4~6小时,蒸去冰乙酸,加入10ml~20ml三乙胺,加装吸湿干燥球,加温至135℃~140℃,反应4~6小时;(2)反应结束后,蒸去三乙胺,用稀盐酸调反应产物酸碱度为pH 1~2,随后,用乙酸乙酯萃取,保留黄绿色水相,浓缩近干,用甲醇冲洗过滤,滤液浓缩近干,最后用乙酸乙酯重结晶,得精制N-羧乙基斑蝥酰亚胺结晶,其结构式为
步骤2,斑蝥素人工完全抗原制备(1)取N-羧乙基斑蝥酰亚胺结晶溶解在二氯甲烷中,然后加入NHS、DCC,N-羧乙基斑蝥酰亚胺结晶∶NHS∶DCC的摩尔比为1∶2∶2,混合后室温下搅拌18~24小时,然后进行减压蒸发,蒸发所得残渣用二氯甲烷进行重结晶;(2)结晶溶解于吡啶中完全溶解形成吡啶溶液;取BSA或OVA溶解在0.03mol/L的磷酸缓冲液中,将N-羧乙基斑蝥酰亚胺吡啶溶液与BSA或OVA磷酸缓冲液混合,其中BSA或OVA与N-羧乙基斑蝥酰亚胺的摩尔比为1∶20~1∶30;在4℃下搅拌反应12~24小时后进行透析、冷冻干燥,得到无色斑蝥素人工完全抗原结晶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6948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