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茶饼粕中残油的酶法提取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9992.X | 申请日: | 200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5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方学智;姚小华;王开良;王亚萍;任华东;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P7/64 | 分类号: | C12P7/6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4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茶饼粕中残油的酶法提取工艺,步骤如下:(1)以油茶饼粕为原料,粉碎后经酸性溶液高温浸泡,在70℃-100℃的条件下,匀速搅拌并保持10分钟以上,然后将其进行研磨;(2)酶解:加入粉碎样品样干重0.02-1%的酸性蛋白酶或纤维素酶或者二者的混合酶于45-55℃匀速搅拌酶解2-4小时,酶的浓度为0.02-1%,最佳浓度为0.04%。(3)分离处理:酶解液经过离心后直接分离出游离清油。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本方法与浸提法制备油茶饼中残油相比有如下优点:1.本方法提取残油过程中不使用有机溶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小。2.本方法设备简单,生产安全,更利于操作和管理。 | ||
搜索关键词: | 油茶 饼粕中残油 提取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油茶饼粕中残油的酶法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步骤如下:(1)、以油茶饼粕为原料,粉碎后经pH4.5-5.5的酸性溶液高温浸泡,其中粉碎后原料与酸性溶液以质量/体积比1∶3kg/L-1∶5kg/L的比例混合,在70℃-100℃的条件下,匀速搅拌并保持10分钟以上,然后将其进行研磨;(2)、酶解:加入粉碎样品干重0.02-1%的酸性蛋白酶或纤维素酶或者二者的混合酶于45-55℃匀速搅拌酶解2-4小时,其中混合酶中酸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质量比为1∶1-3∶1;(3)、分离处理:酶解液经过离心后直接分离出游离清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5999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UHP驱动电路板试验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容器的耐温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