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环内酯衍生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80020064.6 申请日: 2007-05-01
公开(公告)号: CN101454334A 公开(公告)日: 2009-06-10
发明(设计)人: 樫村政人;川村円;朝贺俊文;高山喜好;荻田晴久 申请(专利权)人: 大正制药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C07H17/08 分类号: C07H17/08;A61K31/7048;A61P9/00;A61P9/04;A61P9/10;A61P11/00;A61P11/06;A61P29/00;A61P35/00;A61P43/00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庞立志;孙秀武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式(I)和式(VI)所示的化合物由于具有MMP-9产生抑制作用,作为对于癌性血管生成、慢性类内湿性关节炎、经皮经血管的冠状动脉形成术后的血管内膜增厚、血管粥样硬化症、出血性脑卒中、急性心肌梗塞、慢性心力衰竭、动脉瘤、癌转移、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哮喘、间质性肺纤维化、慢性副鼻窦炎、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预防药以及治疗药,作为副作用比以往的MMP酶活性抑制剂小的药物是有用的。
搜索关键词: 内酯 衍生物
【主权项】:
1.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化1][式中,含有虚线的双线表示单键或双键,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被选自“被选自取代基组1中的1~5个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被选自取代基组1中的1~3个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羧基和碳原子数为2~7的烷氧基羰基”中的1~3个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取代基组1包含卤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氰基、硝基、羟基、环上含有1~3个杂原子的碳原子数为3~6的环状烷基、以及被1个或2个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被选自“被1个或2个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苯二甲酰亚氨基、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吗啉代基、碳原子数为7~12的芳烷氧基、碳原子数为2~6的烷酰氧基、羟基和式-NHCO2-(CH2)n-R31(式中,n表示0~6的整数,R31表示氢原子、被1个或2个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芳基或杂芳基)所示的基团”中的1~5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6的烷基、·被选自“氧代基、和被1个或2个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中的1~5个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4~6的环状烯基、·式-CO2-(CH2)n-R31所示的基团(式中,n和R31的定义与上述相同)、·碳原子数为2~6的烷酰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磺酰基或·被选自取代基组1中的1~5个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者R1和R2与各自键合的氮原子一起形成式-(CH2)p-Y-(CH2)q-所示的环状结构(式中,p和q各自独立地表示1~3的整数,Y表示氧原子、式-CR39R40-(式中,R39和R40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羟基、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羧基或碳原子数为2~7的烷氧基羰基)或式-NR21-(式中,R21表示氢原子、被选自“芳基、羧基、碳原子数为2~7的烷氧基羰基和被1个或2个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中的1~3个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所示的基团),R3表示:·被选自“卤原子、氰基、羧基、碳原子数为2~7的烷氧基羰基、碳原子数为7~12的芳烷氧基、碳原子数为2~6的烷酰氧基、羟基、苯二甲酰亚氨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磺酰基氨基、甲磺酰氧基、甲苯磺酰氧基、被选自取代基组1中的1~5个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被选自取代基组1中的1~3个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式-CO-N(-(CH2)1-R36)-(CH2)m-R32(式中,l和m各自独立地表示0~6的整数,R36和R3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被1个或2个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芳基或杂芳基)所示的基团、和式-NR41R42(式中,R41和R4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或R41和R42与各自键合的氮原子一起形成式-(CH2)s-W-(CH2)t-(式中,s和t各自独立地表示1~3的整数,W表示氧原子、式-CR43R44-(式中,R43和R4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羟基、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羧基或碳原子数为2~7的烷氧基羰基)、或式-NR45-(式中,R45表示氢原子、被选自“芳基、羧基、碳原子数为2~7的烷氧基羰基、和被1个或2个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中的1~3个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所示的基团)所示的环状结构)所示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被选自“卤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2~7的烷氧基羰基、氰基、硝基、羟基、氧代基、和被1个或2个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中的1~3个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6的烯基、·被选自取代基组1中的1~5个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被选自取代基组1中的1~3个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R4表示:·氢原子、·被选自取代基组2中的1~3个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取代基组2包含卤原子、碳原子数为3~6的环状烷基、羟基、氰基、氨基磺酰基、被1~5个任意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和被1~3个任意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被选自取代基组2中的1~3个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6的烯基、·被选自取代基组2中的1~3个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6的炔基、或·碳原子数为2~6的烷酰基,Z表示:式-CR5R6-所示的基团、式-C(=O)-所示的基团、式-C(=N-NH2)-所示的基团、式-C(=N-OR12)-所示的基团(式中,R12表示氢原子、被选自“卤原子、和被1个或2个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中的1~3个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6的烷酰基、乙烯基羰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碳原子数为3~6的环状烷基、被1~5个任意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被1~5个任意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7~12的芳烷基)、式-NR14-CH2-所示的基团(式中,R14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碳原子数为2~6的烷酰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磺酰基、或苄氧基羰基,最后的短线与式(I)的8位碳原子键合)、或式-CH2-NR14-所示的基团(式中,R14的定义与上述相同,最后的短线与式(I)的8位碳原子键合),R5和R6一方为氢原子另一方表示式-NR13R15所示的基团(式中,R13和R1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碳原子数为3~6的环状烷基、碳原子数为2~6的烷酰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磺酰基、被1~5个任意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被1~5个任意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7~12的芳烷基,或R13和R15与各自键合的氮原子一起表示5~6元环的环状杂环)、或式-OR12所示的基团(式中,R12的定义与上述相同),R7表示氢原子(但是仅限于含有虚线的双线表示双键时)、羟基或式-OR22所示的基团(式中,R22表示被选自“卤原子、氧代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碳原子数为2~6的烯基、碳原子数为2~6的炔基、氰基、被1个或2个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羟基、硝基、羧基、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芳基和杂芳基”中的1~3个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碳原子数为2~6的烯基、碳原子数为2~6的炔基、或碳原子数为2~6的烷酰基),R8表示氢原子或羟基,R7和R8可以与各自键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式(II)或式(III)所示的环状结构,[化2](式中,R35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芳基、杂芳基、被1~3个芳基或杂芳基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被1~3个被1~3个杂芳基取代的杂芳基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被1~3个芳基或杂芳基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被1个或2个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取代的氨基、或被1个或2个被1~3个芳基或杂芳基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取代的氨基),[化3]或者R7和R8可以与上述Z一起形成式(IV)所示的环状结构,[化4]R9表示氢原子,R10表示羟基、式-OR23所示的基团、(式中R23表示被1~5个任意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被1~3个任意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式-OCO-R24(式中R24表示环上可以含有1~3个杂原子的被1~5个任意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6的环状烷基、或式-(CH2)j-D-(CH2)k-R25(式中,D表示结合键、杂原子或式-NHCO2-所示的基团,R25表示氢原子、被1~5个任意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被1~3个任意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环上可以含有1~3个杂原子的可以被任意的1~5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6的环状烷基、式-NR37R38(式中,R37和R3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被1个或2个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或被选自“卤原子、被1个或2个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环上含有1~3个杂原子的碳原子数为3~6的环状烷基、羟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和硝基”中的1~3个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芳基或杂芳基)所示的基团、式-NHCOR37(式中,R37的定义与上述相同)所示的基团、式-NHSO2R37(式中,R37的定义与上述相同)所示的基团、或式-NHCONHR37(式中,R37的定义与上述相同)所示的基团,j和k各自独立地表示0~6的整数)所示的基团)所示的基团、式-OCO2R24(式中R24的定义与上述相同)所示的基团、式-OCO-NR37R38(式中R37和R38的定义与上述相同)所示的基团、或式(V)[化5](式中,R29表示氢原子,R30表示羟基、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2~6的烷酰氧基、被1~3个被1个或2个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6的烷酰氧基、氰基甲氧基、碳原子数为7~12的芳烷氧基、被1~3个杂芳基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或氨基甲酰氧基,或R29和R30一起形成氧代基)所示的基团,R9和R10可以一起形成氧代基,A表示氧原子或式-NMe-所示的基团;其中,(R3为苄基或烯丙基、A为氧原子的化合物)、(R3为甲基、R4和R9为氢原子、Z为式-C(=O)-所示的基团、R7和R8为羟基、R10为式(V)所示的基团、A为式-NMe-所示的基团的化合物)、(R1为甲基、R2为2-羟基乙基、R3为甲基、R4为氢原子、Z为式-NMe-CH2-所示的基团、R7和R8为羟基、R9为氢原子、R10为羟基、A为式-NMe-所示基团的化合物)、(R1为甲基、R2为2-羟基乙基、R3为甲基、R4为氢原子、Z为式-NMe-CH2-所示的基团、R7和R8为羟基、R9为氢原子、R10为式(V)所示的基团、R29为氢原子、R30为羟基、A为式-NMe-所示基团的化合物)、(R1和R2为甲基、R3为甲基、R4为氢原子、Z为式-C(=O)-所示的基团、R7和R8为羟基、R9为氢原子、R10为式(V)所示的基团、R29为氢原子、R30为甲氧基、A为氧原子的化合物)、(R1和R2为甲基、R3为氨基苯基、R4为氢原子、Z为式-C(=O)-所示的基团、R7和R8为羟基、R9为氢原子、R10为式(V)所示的基团、R29为氢原子、R30为甲氧基、A为氧原子的化合物)除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正制药株式会社,未经大正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8002006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