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环内酯衍生物无效
| 申请号: | 200780020064.6 | 申请日: | 2007-05-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4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 发明(设计)人: | 樫村政人;川村円;朝贺俊文;高山喜好;荻田晴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正制药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7H17/08 | 分类号: | C07H17/08;A61K31/7048;A61P9/00;A61P9/04;A61P9/10;A61P11/00;A61P11/06;A61P29/00;A61P35/00;A61P43/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庞立志;孙秀武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酯 衍生物 | ||
1.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
[化1]
式中,
含有虚线的双线表示单键,
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
·氢原子、
·被选自“被吗啉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未取代的吡啶基、 和羧基”中的1个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
·被选自“被2个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取代的氨基、和羟基” 中的1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6的烷基、
·碳原子数为2~6的烷酰基、
·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磺酰基、或者
R1和R2与各自键合的氮原子一起形成式-(CH2)p-Y-(CH2)q-所示的 环状结构,
式-(CH2)p-Y-(CH2)q-中,p和q各自独立地表示1~3的整数,Y表 示氧原子、式-CR39R40-或式-NR21-所示的基团,
式-CR39R40-中,R39和R40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羟基或羧基,
式-NR21-中,R21表示被选自“苯基、羧基和被2个碳原子数为1~ 6的烷基取代的氨基”中的1个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 6的烷基,
R3表示:
·被选自式-NR41R42所示的基团中的1个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 子数为1~6的烷基,
式-NR41R42中,R41和R42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
R4表示:
·氢原子、
·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或
·碳原子数为2~6的烷酰基,
Z表示:
式-C(=O)-所示的基团、或
式-NR14-CH2-所示的基团,
式-NR14-CH2-中,R14表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最后的短线与 式(I)的8位碳原子键合,
R7表示羟基或式
-OR22所示的基团
式-OR22中,R22表示碳原子数为2~6的烷酰基,
R8表示氢原子或羟基,
R7和R8可以与各自键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式(II)所示的环状结构,
[化2]
式(II)中,R35表示氢原子、或被1个咪唑基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 6的烷基,所述咪唑基被1个吡啶基取代,
R9表示氢原子,
R10表示羟基、式-OCO-R24所示的基团或式(V)所示的基团,
式-OCO-R24中,R24表示式-(CH2)j-D-(CH2)k-R25所示的基团,
式-(CH2)j-D-(CH2)k-R25中,D表示结合键或式-NHCO2-所示的基 团,R25表示氢原子、未取代的苯基、未取代的吡啶基、或式-NR37R38所示的基团,
式-NR37R38中,R37和R38各自独立地表示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 6的烷基,
j和k各自独立地表示0~6的整数,
[化3]
式(V)中,R29表示氢原子,R30表示羟基或碳原子数为2~6的烷酰 氧基,
R9和R10可以一起形成氧代基,
A表示式-NMe-所示的基团;
其中,R3为甲基、R4和R9为氢原子、Z为式-C(=O)-所示的基团、 R7和R8为羟基、R10为式(V)所示的基团、A为式-NMe-所示的基团的 化合物;R1为甲基、R2为2-羟基乙基、R3为甲基、R4为氢原子、Z为 式-NMe-CH2-所示的基团、R7和R8为羟基、R9为氢原子、R10为羟基、 A为式-NMe-所示基团的化合物;R1为甲基、R2为2-羟基乙基、R3为 甲基、R4为氢原子、Z为式-NMe-CH2-所示的基团、R7和R8为羟基、 R9为氢原子、R10为式(V)所示的基团、R29为氢原子、R30为羟基、A 为式-NMe-所示基团的化合物除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正制药株式会社,未经大正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00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