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衣微丸植酸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61571.3 | 申请日: | 200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8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昕地美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9/16 | 分类号: | C12N9/16;C12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梅;徐志明 |
地址: | 100081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衣微丸植酸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包衣微丸植酸酶由微丸植酸酶和包衣层组成,该包衣微丸植酸酶颗粒大小为30~60目,颗粒致密,容重适宜。其中,所述的微丸植酸酶由载体和有效量植酸酶构成,各载体成分占载体总量的比例为:30wt%~50wt%的玉米淀粉、10wt%~30wt%的玉米芯粉、5wt%~15wt%的云石粉、10wt%~25wt%的乳糖;所述的包衣层由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基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树脂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按10wt%~30wt%∶10wt%~30wt%∶30wt%~50wt%∶10wt%~30wt%比例形成。本发明还公开了包衣微丸植酸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精选独特的成型制丸和包衣材料,可使植酸酶产品在使用、储存时保持酶活稳定,抵抗外界高温、高湿等不良环境的能力增强。 | ||
搜索关键词: | 包衣 微丸植酸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包衣微丸植酸酶,其由微丸植酸酶和包衣层组成,其特征是,该包衣微丸植酸酶颗粒大小为30~60目,其中,所述的微丸植酸酶由载体和有效量植酸酶构成,载体由占载体总量的30wt%~50wt%的玉米淀粉、10wt%~30wt%的玉米芯粉、5wt%~15wt%的云石粉和10wt%~25wt%的乳糖组成;所述的包衣层由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基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树脂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按10wt%~30wt%:10wt%~30wt%:30wt%~50wt%:10wt%~30wt%比例形成;微丸植酸酶和包衣层之间的重量比为40~100∶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昕地美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昕地美饲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6157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