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涂层膜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8692.6 | 申请日: | 200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6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河村阳介;永田贵士;森田佑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油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5D7/04 | 分类号: | B05D7/04;B05D1/28;B05D1/40;B05D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恩田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洪磊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涉***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在支承膜(13)上形成有薄膜的薄膜涂层膜,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可转动地对在杆(34)外周螺旋状卷绕了金属线(35)而形成的盘线杆(16)进行支承,给上述盘线杆(16)供给涂布液(18),在将支承膜(13)朝一个方向输送的同时,通过上述盘线杆,将上述涂布液,涂布到上述支承膜(13)的表面,而形成涂布液层(27),干燥固化上述涂布液层,即在上述支承膜上形成薄膜(31);上述杆的圆柱度上限设定为8μm,上述金属线两端直径(D1,D2)之差的上限设定为2μm,金属线间隙的上限,在线圈全长范围内设定为2μm。藉此,可以在支承膜上,形成不产生带状斑痕,而且具有均匀膜厚的薄膜。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涂层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薄膜涂层膜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可转动地对在杆(34)外周螺旋状卷绕金属线(35)而形成的盘线杆(16)进行支承;将涂布液(18)供给上述盘线杆(16);在一面将支承膜(13)朝一个方向输送的同时,一面通过上述盘线杆,将上述涂布液,涂布到上述支承膜(13)的表面,而形成涂布液层(27);干燥固化上述涂布液层,从而在上述支承膜上形成薄膜(31);其特征在于:上述杆的直径为1~40mm,上述杆的长度为300~3000mm,上述金属线的直径为10~200μm;上述杆的圆柱度的上限设定为8μm,上述金属线两端直径(D1,D2)的差的上限设定为2μ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油脂株式会社,未经日本油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3869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