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次磷酸钠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33480.9 | 申请日: | 2007-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2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冯振华;朱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祥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5/165 | 分类号: | C01B25/165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221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次磷酸钠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工艺步骤分为,配料,反应,过滤,第一次浓缩,调整,第二次浓缩,冷却和结晶,和离心包装。优点:将计量好的液碱放入配石灰乳槽中,用与水、生石灰混配在一起,用泵一起打入反应釜内。这样不用经常拆卸液碱管道,从而减少影响正常生产的不利因素;反应釜内用氮气排空,该为用蒸汽排空,操作方便,而且不用增加设备;用隔膜式压榨过滤机取代老式的板框式过滤机。滤饼含水从45~50%降为35~40%,滤饼含1~1.5%次磷酸钠下降为0.4~0.8%。滤饼含水率的减少既提高了次磷酸钠的回收率,又改善了卸渣的操作条件;将每釜黄磷配比90~100kg改为150kg,大大提高了单只设备的产量。 | ||
搜索关键词: | 磷酸钠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1.次磷酸钠生产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的工艺步骤分为,(1)配料:将生石灰、液碱和水,按重量比为生石灰∶液碱∶水=1∶3.6∶16,用泵打入反应釜内;在搅拌情况下用蒸汽将釜内空气赶尽,同时将料浆加温至40-50℃,加入黄磷;(2)反应:反应釜加入黄磷后立即开始反应,由于是放热反应,温度将不断上升,最高升至95~98℃,在反应过程中,不断将磷化氢气体输出,保持釜内压力始终小于0.05Mpa,90~120分钟后反应结束,无磷化氢气体产生;(3)过滤:反应结束后,用泵将料液压入隔膜式压榨过滤机中进行过滤,除去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亚磷酸钙及过量的氢氧化钙沉淀物,将含有次磷酸钠的水溶液输送到下道工序中;(4)第一次浓缩:将除去杂质过滤后的料液,用泵直接输送到一次浓缩器中,在真空为负0.04~0.08Mpa下,用0.1~0.4Mpa蒸汽进行加热浓缩,直至物料浓度为25~30Be,将物料输送到碱调釜中;(5)调整:在碱调釜内加入纯碱,利用碳酸根除去料中多余的钙离子,用板框过滤,除去碳酸钙沉淀,将料液输送到酸调釜中,用5%~10%次磷酸中和料液中过量的氢氧化钠,调至料液PH值为中性,再次过滤,滤液存放入贮槽中,待二次浓缩;(6)第二次浓缩:在真空为负0.04~0.08Mpa下,将物料吸入浓缩釜内,用0.1~0.4Mpa蒸汽进行加热浓缩,直至物料浓度为48~48.5Be为止;(7)冷却和结晶:将浓缩好的物料放入结晶釜中,在不断搅拌条件下,用夹套冷却水缓慢将釜内98℃物料在8~10小时之间冷却至40~45℃为至,在冷却过程中,当物料温度降至72~74℃时,有少量次磷酸钠细的结晶颗粒产生,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进一步降低,这些结晶颗粒逐渐增多和长大;(8)离心包装:将结晶釜内冷却至规定温度的物料,放入离心机中甩干,将次磷酸钠成品直接舀入有塑料内膜的包装袋或桶中,准确称量,净重:25KG/袋,将内膜袋口扎紧,外袋用打包机封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祥集团公司,未经江苏康祥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3348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