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国林蛙室内高效人工越冬养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1499.2 | 申请日: | 200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6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炳和 |
地址: | 51026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国林蛙室内高效人工越冬养殖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一个具有适于林蛙越冬环境的人工越冬池,以及每年从7~9月开始到第二年4~5月之间,在林蛙越冬前、入蛰期、深眠期、出蛰期、出越冬池各越冬阶段的管理步骤。采用本发明的林蛙越冬养殖方法,可使林蛙在越冬的各个生态活动期不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可在完全可控的人工条件下越冬,可使幼蛙的越冬成活率达到92%以上,成蛙和种蛙越冬成活率达95%以上,较传统的粗放越冬方式提高30%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中国 室内 高效 人工 越冬 养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中国林蛙室内人工越冬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构建一个具有适于林蛙越冬环境的人工越冬池,以及每年从7~9月开始到第二年4~5月之间,在林蛙越冬前、入蛰期、深眠期、出蛰期、出越冬池各越冬阶段的管理步骤,所述的人工越冬池深度为1-1.2m,池底铺10-15cm厚的沙石层,沙石层上铺设有25-30cm厚的大块和卵石,用水泵在池内营造-个循环水流的生态环境,并设有水温控制装置;所述的林蛙各越冬阶段的管理步骤如下:(1)、越冬前饲养管理:使林蛙在有圈栏的饲养池中饲养,当白天室外气温高于15℃时,每天投喂足量饲料不少于三次,每次投至林蛙不进食时为准,当白天室外气温在15~10℃时,停止对林蛙投喂饲料;(2)、入蛰活动期的管理:当室外气温降低到10~0℃时,为林蛙入蛰活动期,使林蛙进入人工越冬池,越冬池内的水温维持在5~6℃,室内越冬池的水位控制在5~10cm,并使越冬池内的大块卵石等能突出水面以上,作为林蛙过渡的的平台;(4)深眠期管理:当室外气温降低到0℃以下,林蛙进入深眠期,使越冬池的水位逐渐加深,至50~60cm,水温控制在林蛙1-3℃,水中溶解氧维持在6-10mg/L,水流速维持在0.04-0.08m3/min,PH值维持在7.0-8.4,在越冬池中林蛙的越冬密度维持在幼蛙1500-3000只/m2或成蛙500-1500只/m2;(5)出蛰活动期管理:当室外气温逐步回高至0-10℃,林蛙开始出蛰活动,当室外气温在0-5℃,仍然控制水温在1-3℃,当室外气温继续升高,这时,应立即降低水位,使大河卵石等露出水面,从而使林蛙有活动的陆地区域,水深控制在20-25cm,并使水温逐步升高至3~5℃;(6)出越冬池期管理:当室外气温升高至10℃以上时,林蛙出蛰,将林蛙从越冬池移入饲养圈饲养,林蛙出蛰后,开始进食时,应为其提供充足的饵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未经广东省昆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3149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RFID读写器天线设计
- 下一篇:调光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