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成像管棒材缺陷无损探伤检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11285.9 | 申请日: | 2007-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8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 发明(设计)人: | 蔡桂喜;董瑞琪;陈曦;张薇;刘畅;林青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G01N29/04 |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致仁 |
| 地址: | 110015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数字成像管棒材缺陷无损探伤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字成像管棒材缺陷无损探伤检测系统包括系统由待检工件台(1),上料传送台(2),对接机构(3),高速检测台(4),分离机构(5),下料传送台(6),分选机构(7),合格工件仓(8),不合格品仓(9),水循环系统(10),无损检测仪器系统(11)和电气控制系统(12)。本发明的优点是:检测记录能直观地显示出缺陷的大小和位置及其严重程度,对这些显示图形和数据只需要简单的分析判读,即能作出结论,所需分析时间短,对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 成像 管棒材 缺陷 无损 探伤 检测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数字成像管棒材缺陷无损探伤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字成像管棒材缺陷无损探伤检测系统包括待检工件台(1),上料传送台(2),对接机构(3),高速检测台(4),分离机构(5),下料传送台(6),分选机构(7),合格工件仓(8),不合格品仓(9),水循环系统(10),无损检测仪器系统(11)和电气控制系统(12);其中:上料传送台(2)与待检工件台(1)连接,对接机构(3)与高速检测台(4)和上料传送台(2)连接,高速检测台(4)与水循环系统(10)、对接机构(3)、分离机构(5)、无损检测仪器系统(11)连接,分离机构(5)与下料传送台(6)连接,下料传送台(6)与合格工件仓(8)、不合格品仓(9)连接,分选机构(7)同时与合格工件仓(8)、不合格品仓(9)连接,电气控制系统(12)同时与待检工件台(1),上料传送台(2),对接机构(3),高速检测台(4),分离机构(5),分选机构(7),水循环系统(10),无损检测仪器系统(11)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1128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免疫原性较低的蛋白质-脂质复合物的组合物和方法
- 下一篇:集成电路测试用探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