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成像管棒材缺陷无损探伤检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11285.9 | 申请日: | 2007-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8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 发明(设计)人: | 蔡桂喜;董瑞琪;陈曦;张薇;刘畅;林青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G01N29/04 |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致仁 |
| 地址: | 110015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 成像 管棒材 缺陷 无损 探伤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损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数字成像管棒材缺陷无损探伤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保障各种装备和机械结构、压力容器等重要设施的安全,防止灾难性事故的发生,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要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对所涉及的材料或零部件在制造过程中或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无损探伤。尤其是现在流行损伤容限设计理念,就更需要确切地了解工件中有无缺陷、缺陷的性质、缺陷的大小和缺陷的位置,以进一步估判工件是否合格、使用危险性如何或使用寿命还有多长。目前在工程中应用的常用无损检测技术中只有射线探伤技术和超声波探伤技术及电磁探伤技术有可能实现对缺陷的直观显示。如射线探伤中的工业CT技术就可以实现在计算机上以三维成像方式直观地显示出缺陷在工件内部的位置和大小;电磁检测技术一般只能检测表面和近表面缺陷,只能进行二维成像显示。射线技术主要是检测体积性缺陷,对裂纹类缺陷检测不灵敏,而超声波检测技术对裂纹类的面状缺陷较灵敏,因而超声探伤比其他方法检测能力相对更强,检测结果的可信度相对更高。如能直观地显示出缺陷的大小和位置及其严重程度一直是人们所期待的。
目前的超声波探伤仪可分为三类:(1)模拟式超声波探伤仪;(2)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一般是便携式的;(3)在计算机中插入超声波检测的板 卡所构成的数字式超声波检测仪或检测系统。前两者往往只能检测缺陷,不能直观地表征缺陷。在第三种超声波探伤仪或系统中,通常可以有多个探测通道,结合探头位移扫查编码器等手段已能实现B-扫描(B-Scan)或C-扫描(C-Scan)以及S-扫描(扇形扫描S-Scan)等显示方式表示缺陷的位置和大小,但很难直观地表示缺陷的严重程度,显示方式仍然不够直观,需要对这些显示图形和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判读,才能作出结论。所需分析时间长,对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对管棒材进行无损检测的系统组成方法及对超声波检测数据和探头扫查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和成像的方法,帮助人们不必深入了解探伤技术就能一目了然理解探伤结果,提高探伤速度和提高探伤可靠性及精确度。
本专利主要描述管棒材超声波探伤系统中的超声波探伤检测部分,一种数字成像管棒材缺陷无损探伤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字成像管棒材缺陷无损探伤检测系统包括待检工件台(1),上料传送台(2),对接机构(3),高速检测台(4),分离机构(5),下料传送台(6),分选机构(7),合格工件仓(8),不合格品仓(9),水循环系统(10),无损检测仪器系统(11)和电气控制系统(12);
其中:上料传送台(2)与待检工件台(1)连接,对接机构(3)与高速检测台(4)和上料传送台(2)连接,高速检测台(4)与水循环系统(10)、对接机构(3)、分离机构(5)、无损检测仪器系统(11)连接,分离机构(5)与下料传送台(6)连接,下料传送台(6)与合格工件仓(8)、不合 格品仓(9)连接,分选机构(7)同时与合格工件仓(8)、不合格品仓(9)连接,电气控制系统(12)同时与待检工件台(1),上料传送台(2),对接机构(3),高速检测台(4),分离机构(5),分选机构(7),水循环系统(10),无损检测仪器系统(11)连接。
所述的高速检测台(4)包括升降机构(401)、工件的定心驱动机构(402)、探头夹持机构(403)、探头调整机构(404)、电机(405)、探头旋转体机构(406)、旋转水耦合机构(407)、旋转电耦合机构(408)、旋转喷水器(409)、位置传感器(410)、位移编码器(411)、旋转角度编码器(412);
其中:升降机构(401)与工件的定心驱动机构(402)相连,探头夹持机构(403)与探头调整机构(404)相连,三个电机(405)分别与定心驱动机构(402)、探头旋转体机构(406)相连,旋转水耦合机构(407)、旋转电耦合机构(408)、旋转喷水器(409)同时与探头旋转体机构(406)相连,位置传感器(410)、位移编码器(411)、旋转角度编码器(412)分别固定在升降机构(401)上。
所述的数字成像管棒材缺陷无损探伤检测系统采用以下方法实现对探测结果的直观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12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免疫原性较低的蛋白质-脂质复合物的组合物和方法
- 下一篇:集成电路测试用探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