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凝和膜分离组合式油气回收工艺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35849.5 | 申请日: | 2006-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1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基;张公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基;张公敬 |
主分类号: | B67D5/06 | 分类号: | B67D5/06;C10G5/06;B01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61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冷凝和膜分离组合式油气回收工艺技术,是对冷凝式油气工艺技术的改进,是采用冷凝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达到排放标准。它克服了单冷凝式的油气回收必须达到-95℃以下的难题。是属于油气回收技术领域。主要用于油库、城市中转油库、汽油、轻质油、装卸过程的油气回收。本发明是由制冷机组16、预冷箱2、中冷箱3、液环式压缩机4、交换器5、膜组件6、真空泵15、交换器8,9、油水分离器10、油泵13、组成。按照附图1、工艺流程顺序将制冷机组16、预冷箱2、中冷箱3、液环式压缩机4、交换器5、膜组件6、真空泵15、交换器8,9、油水分离器10、油泵13、用管线连接在一起并安装在一个底撬上,组成如附图2,模块式结构立体图图2所示。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 分离 组合式 油气 回收 工艺技术 | ||
【主权项】:
1.本发明是冷凝和膜分离组合式油气回收工艺技术,由制冷机组16,予冷箱2,中冷箱3,液环式压缩机4,交换器5,膜组件6,真空泵15,交换器8,9,油水分离器10,油泵13组成。其外形结构特征是由两部分组成:冷凝部分(制冷机组16,予冷箱2,中冷箱3),和膜分离部分(液环式压缩机4,交换器5,膜组件6,真空泵15,交换器8,9,油水分离器10,油泵13)本发明工艺技术可以制造成模块式的冷凝膜分离式油气回收装置。可按照附图1,工艺流程图的工艺流程顺序,将制冷机组16,予冷箱2,中冷箱3,液环式压缩机4,交换器5,膜组件6,真空泵15,交换器8,9,油水分离器10,油泵13用管线连接起来并按装在一个底撬上,组成一个模块式的外形结构,如附图2立体结构图所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基;张公敬,未经王建基;张公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13584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