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泡轮胎成型模具的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2236844.2 | 申请日: | 200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5307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杨铭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铭昌 |
主分类号: | B29C44/58 | 分类号: | B29C44/5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敏 |
地址: | 台湾省台南县安***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发泡轮胎成型模具的改良结构。它由下模、上模组成,在下模和上模的相应层面间分别凹设有若干环槽状模穴,在模穴的外侧边缘成型有做抽真空用的抽真空导引槽道,在下模和上模相应层面的一侧分别开设有下注料口和上注料口,下模和上模的相应层面上还依模穴的分布方位分别凹设有与下入料口和上入料口相连的原料导引槽道,其中,位于下模层面上的原料导引槽道通过倾斜的入料段与凹设于下模层面上的模穴相通。本实用新型可架设在射出成型机之间,直接将发泡原料从入料口顺原料导引槽道注入模穴之内进行轮胎发泡成型,同时还可将模具内的气体抽除,从而有效地提升发泡轮胎的品质及制作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轮胎 成型 模具 改良 结构 | ||
【主权项】:
1.发泡轮胎成型模具的改良结构,包括:下模(1)、上模(2),在下模(1)和上模(2)的相应层面间分别凹设有若干环槽状模穴(13)及(23),其特征在于:在模穴(13)及(23)的外侧边缘成型有抽真空用的抽真空导引槽道(15)及(25),在下模(1)和上模(2)相应层面的一侧分别开设有下注料口(11)和上注料口(21),下模(1)和上模(2)的相应层面上还依模穴(13)、(23)的分布方位分别凹设有与下入料口(11)和上入料口(21)相连的原料导引槽道(14)和(24),其中,原料导引槽道(14)通过倾斜的入料段(141)与凹设于下模(1)层面上的模穴(13)相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铭昌,未经杨铭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223684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置式流体机械灌装阀
- 下一篇:冬夏两用组合式拖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