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泡轮胎成型模具的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2236844.2 | 申请日: | 200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5307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杨铭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铭昌 |
主分类号: | B29C44/58 | 分类号: | B29C44/5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敏 |
地址: | 台湾省台南县安***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轮胎 成型 模具 改良 结构 | ||
1.发泡轮胎成型模具的改良结构,包括:下模(1)、上模(2),在下模(1)和上模(2)的相应层面间分别凹设有若干环槽状模穴(13)及(23),其特征在于:在模穴(13)及(23)的外侧边缘成型有抽真空用的抽真空导引槽道(15)及(25),在下模(1)和上模(2)相应层面的一侧分别开设有下注料口(11)和上注料口(21),下模(1)和上模(2)的相应层面上还依模穴(13)、(23)的分布方位分别凹设有与下入料口(11)和上入料口(21)相连的原料导引槽道(14)和(24),其中,原料导引槽道(14)通过倾斜的入料段(141)与凹设于下模(1)层面上的模穴(13)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轮胎成型模具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原料导引槽道(14)与每一个倾斜的入料段(141)交界的位置处凹设有与用于调节发泡料注入流量大小的调节螺丝(3)配合的螺纹孔(1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轮胎成型模具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凹设于下模(1)和上模(2)相应层面间上的原料导引槽道(14)和(24)也可分别通过入料段(143)和(243)与模穴(13)和(23)相通,入料段(143)和(243)分别为位于原料导引槽道(14)、模穴(13)和原料导引槽道(24)、模穴(23)之间的水平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铭昌,未经杨铭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3684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置式流体机械灌装阀
- 下一篇:冬夏两用组合式拖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