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2108726.1 | 申请日: | 200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379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13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源臣;野崎秀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1L29/739 | 分类号: | H01L29/739;H01L21/331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亚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半导体器件包含用于提供PT-IEBT或IEGT结构的第1基极层,该结构包括缓冲层和在缓冲层中提供的集电极层。由在缓冲层中的由SR分析得到的激活的第1导电型杂质浓度[cm-2]/在缓冲层中的由SIMS分析得到的第1导电型杂质浓度[cm-2]定义的第1激活率给定为25%或更大,由在集电极层中的由SR分析得到的激活的第2导电型杂质浓度[cm-2]/在集电极层中的由SIMS分析得到的第2导电型杂质浓度[cm-2]定义的第2激活率给定为大于0%和等于或小于10%。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半导体器件,它包含具有第1导电型的第1基极层,所述第1基极层具有第1和第2表面并进一步具有高电阻;具有第2导电型的在所述第1表面上的第2基极层;具有所述第1导电型的在所述第2基极层中的发射极层;通过在位于所述发射极层和所述第1基极层之间的所述第2基极层上面的栅极绝缘膜的栅极电极;具有所述第1导电型并进一步具有高杂质浓度的在所述第2表面中形成的缓冲层;由在所述缓冲层中的由SR分析得到的激活的第1导电型杂质浓度[cm-2]/在所述缓冲层中的由SIMS分析得到的第1导电型杂质浓度[cm-2]定义的第1激活率,该第1激活率为25%或更大;具有所述第2导电型的在所述缓冲层中的集电极层;和由在所述集电极层中的由SR分析得到的激活的第2导电型杂质浓度[cm-2]/在所述集电极层中的由SIMS分析得到的第2导电型杂质浓度[cm-2]定义的第2激活率,该第2激活率大于0%,等于或小于1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210872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 下一篇: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电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