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液体填充的胶囊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99813395.7 | 申请日: | 1999-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326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2 |
| 发明(设计)人: | R·亚历克斯;J·杰哈德斯;I·克拉默-皮托夫;R·奥施杰;T·拉德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弗·哈夫曼-拉罗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J3/07 | 分类号: | A61J3/07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建新 |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液体 填充 胶囊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将剪切敏感性填充物质包胶入胶囊的方法,并且涉及可通过所述方法获得的胶囊。
术语“胶囊”包括硬壳胶囊和软壳胶囊,它们优选被用于对个体施用营养物或药物活性组分。这样的胶囊是在生理条件下可溶的、可消化的或可渗透的。胶囊壳通常由明胶、淀粉或者其它适宜的生理上可接受的呈凝胶形式的大分子材料制作。
它们的实例有软明胶胶囊、硬明胶胶囊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胶囊。
特别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剪切敏感性填充物质包胶入明胶胶囊的方法以及可通过所述方法获得的明胶胶囊。
由于它们的特殊性能和优点,明胶胶囊被广泛用于药物工业。它们可作为口服剂型应用,以栓剂剂型供直肠用或供阴道用,以管形的特殊包装供人医的和兽医的单剂量应用,用于化妆品工业等。它们的胶囊壳基本上由明胶和水构成;它可包含另外的配料,例如增塑剂、防腐剂、着色剂和不透明剂、调味剂、糖、酸、以及实现所要求的效果的药物。
明胶胶囊可被用于配制各种不同的活性化合物。明胶胶囊的数个优点得自这样的事实,即,药物可以是液体,或者至少溶于、增溶于或悬浮于液体载体中。由于胶囊填充物质是通过正位移泵计量入各个胶囊的,所以,实现的再现性程度比片剂与粉末或颗粒填充的硬明胶胶囊产品生产中的粉末或颗粒物料可能的再现性程度高得多。通过崩解时间或溶出率测定,得知作为液体填充的明胶胶囊制作的药物的生物药物利用度通常表现胜过其它固体剂型的优势。这样的制品的生物药物特性可以比其它剂型更容易改变或调节。通过对从水不混溶的到可乳化的到完全水混溶的范围内液体和组合液体的选择和应用,以及通过改变增稠剂或悬浮剂的类别和量,胶囊制品使为了符合具体治疗剂的生物药物要求的剂型设计灵活性更大。可被用来配制用于包胶的填充物质的适当载体可选自:芳烃和脂肪烃,氯化烃,高分子量的醇、酯和有机酸,植物油,矿物油,硅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中链甘油三酯以及中链单酸甘油酯和甘油二酯,单独的或组合的。
大体说来,常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明胶胶囊,即,软明胶胶囊和硬明胶胶囊。
在生产软明胶胶囊的领域中已知有数种方法。最重要的是旋转模具法(rotary die process),它是一种最早于1933年由Scherer开发的连续流水作业[J.P.Stanley,工业药学的理论和实践(The Theory andPractice of Industrial Pharmacy),第3版,1986,p.398~412]。
按该方法,通过重力使明胶物质进料到计量装置(撒料盒),它控制物料在空气冷却的转鼓上的流动。于是形成控制厚度的明胶带。明胶带在导辊上被送料通过润滑浴,然后落到注入楔形物(用来填充物料)和模辊之间。预先已混合并贮存的需包胶的物料通过重力流入正位移泵。该泵准确地计量通过导管和楔形物而进入模辊之间的明胶带的物料。当泵送的物料的压力迫使明胶进入模槽时,胶囊的大约一半被密封,此时,胶囊被同时填充、成型、密封和从明胶带上被切割。胶囊的密封是通过模辊上的机械压力和楔形物对明胶带加热而实现的。包胶用的全部填充物质(例如液体、溶液和悬浮液)都应当优选在室温下流动,并且在任何情况下,包胶时的温度不超过35℃,因为明胶膜的密封温度必须保持低于该温度。
数种用于硬明胶胶囊的填充机械是药物工业中已知的[Larry L.Augsburger,硬壳胶囊和软壳胶囊(Hard and Soft Shell Capsules),Modern Pharmaceutics,G.S.Banker,C.T.Rhodes(编辑),第三版,MarcelDekker Inc.(1996),395~4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弗·哈夫曼-拉罗切有限公司,未经弗·哈夫曼-拉罗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8133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