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六氟化硫断路器灭弧室复合式喷口无效
| 申请号: | 99258652.6 | 申请日: | 1999-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4122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27 |
| 发明(设计)人: | 唐超;唐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超 |
| 主分类号: | H01H33/22 | 分类号: | H01H33/22;H01H33/7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振英 |
| 地址: | 51024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六氟化硫 断路器 灭弧室 复合 喷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开关领域,特别是一种六氟化硫断路器灭弧室复合式喷口。
通常在12KV以上的中压、高压交流六氟化硫断路器中,广泛使用自能式或压气式气吹灭弧,电弧在喷口产生高温的等离子弧柱,由自能或压气式产生强烈的六氟化硫气吹,在喷口处将弧柱的等离子高温气体吹走,迫使电弧电流过零时熄灭。由此可见,喷口是熄灭电弧的关键部件。喷口要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机械性能和耐电弧烧损性能,一般由纯聚四氟乙烯或聚四氟加填料或其它材料制成。在现有的喷口中,耐电弧烧损性能较差,在大电流开断试验和电寿命试验时,喷口喉部直径由于烧损而严重扩大,从而影响产品的开断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和能有效改善喷口的耐电弧烧损性能,从而提高产品的电寿命、开断灭弧性能和整体技术性能的六氟化硫断路器灭弧室复合式喷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由瓷套、上支座、静弧触头、上触子、上喷口、下喷口、动弧触头、滑动触子、增压压气缸、下支座、排气管等构成,喷口的基体由聚四氟乙烯或聚四氟乙烯加填料及其它材料制成,其中在上喷口和下喷口的喉部分别嵌入一种由耐弧材料制成的耐弧环。
上述的耐弧环可以是整体嵌入也可以是机械组装式嵌入在喷口的喉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其复合式喷口中的喷口基体承担了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而耐弧环则承担了耐电弧烧损作用。它是利用现有的国产材料制成了能达到国外先进水平的喷口,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了该产品的电寿命、开断灭弧性能和技术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由瓷套1、上支座2、静弧触头3、上触子4、上喷口5、上耐弧环6、电弧7、下耐弧环8、下喷口9、动弧触头10、滑动触子11、增压压气缸12、下支座13、排气管14、六氟化硫气体15构成。其中喷口的基体是纯聚四氟乙烯或四氟乙烯加填料或其它材料制成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是在喷口烧损最严重的喉部嵌入一种用耐弧材料制成的耐弧环,分别是:在上喷口5上嵌入上耐弧环6,在下喷口9上嵌入下耐弧环8,从而构成了复合式的喷口。耐弧材料选用国产高硬度的石墨、钨铜合金以及其他的耐弧材料制成。耐弧环与喷口基体的组合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整体式嵌入,就是在制做喷口基体的同时嵌入耐弧环。另一种是机械组装式,是在喷口基体的基础上再嵌入耐弧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六氟化硫断路器开断电流时,在静弧触头3之间产生电弧7,电弧7被限制在上喷口5和下喷口6的中间,通过六氟化硫气吹,将电弧吹灭。本实用新型在上喷口5的喉部设置上耐弧环6,在下喷口9的喉部设置下耐弧环8,可大大减少上下喷口的烧损,达到提高六氟化硫断路器的电寿命和开断熄弧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超,未经唐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86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弯箍机
- 下一篇:大型收割机用双轴流滚筒式复脱分离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