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方位机械操作千斤顶无效
| 申请号: | 99258134.6 | 申请日: | 1999-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4202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恒;史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51253部队 |
| 主分类号: | B60S9/04 | 分类号: | B60S9/04;B60S5/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阎俊芬 |
| 地址: | 067***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方位 机械 操作 千斤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修理专用工具,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野外汽车修理用的多方位机械操作千斤顶。
为了保证机动车在路途中正常运行和保证行车安全一般均要随车配带作为排除故障,撑起车辆,对车辆车轮实施调换时用的专用工具——千斤顶。而目前使用的千斤顶由其结构所限,仅适宜单方位操作,当对野外作业故障车辆实施维修时,由于受地形、地物的限制,却带来诸多困难,如免强使用及操作不当,很有可能造成修理人员的伤亡;另一缺陷是原千斤顶采用液压装置,一旦维修时间过长将造成千斤顶头下降而危及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多方位操作,勿需调动位置,适用于野外对汽车进行快速维修,安全可靠,提高了维修工作效率的多方位机械操作千斤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方位机械操作千斤顶,它有丝杠、导向套、支承外壳、大伞齿轮、齿轮轴、底座组成,在底座上固装支承外壳,在支承外壳内底座的内腔装有推力球轴承及大伞齿轮,丝杠轴端固装于大伞齿轮内孔中,均匀分布作用于支承外壳壁孔上的三个齿轮轴端制有与大伞齿轮呈90°相啮合的小伞齿轮,则三个小伞齿轮共同作用于同一大伞齿轮的盆齿上,使其相互运动的过程中不产生反向力矩,而实现多方位操作起升重物。
在上述的任一齿轮轴端可安装提升用的带有棘爪、棘轮摇把。
在上述的支承外壳上端安装有提手。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采用机械式螺旋提升,并设计了三个操作方位,使操作维修更具方便与安全可靠,它特别适用于环境空间有限及野外、战备汽车维修用,也可适用一般汽车维修时使用,其结构设计合理、紧凑,适用范围广,工作效率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底座,2支承套,3推力球轴承,4大伞齿轮,5丝杠,6导向管,7支承外壳,8顶头,9定位螺钉,10齿轮轴,11小伞齿轮,12隔套,13齿轮套,14摇把,15棘轮,16棘爪,17提手。
如图所示,在底座1上固装支承外壳7,在底座1内腔装有推力球轴承3,推力球轴承3内孔依次装支承套2及大伞齿轮4,丝杠5轴端通过平键则固装于大锥伞齿轮4的内孔中,三个齿轮轴10轴端上制有的小伞齿轮11均匀分布与大伞齿轮4呈90°相啮合,并通过齿轮轴10上隔套12及齿轮套13用定位螺钉9锁定固定于支承外壳7壁孔上,则三个小伞轮11共同作用于大伞齿轮4的盆齿上,使其相互运动的过程中不产生反向力矩而实现多方位操作,带有棘轮15棘爪16的摇把14随使用方便,可安装在任一齿轮轴10端,在支承外壳7上端可安装提手17。
工作过程为:作用于任一齿轮轴端的摇把将扭矩通过小伞齿轮11传递给大伞齿轮4,大伞齿轮4带动丝杠5转动,使与丝杠5旋接的导向管6上移,顶起顶头8达到起升重物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51253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51253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581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